(1)理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和爸爸一同开心地笑起来。”
因为我们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在读书中获得了知识,即使省吃俭用也开心。虽然我们物质贫乏,但精神富有。
(2)理解最后一节。板书:一心希望我们热爱学习。
四、总结全文
1、在学生朗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写了我回忆爸爸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经过。在生活贫困的情况下省吃俭用,为我们买了一百来本书,给全家带来欢乐,包含了爸爸对“我们“的希望,使我懂得了读书的乐趣,成为热爱学习的人。
2、学了课文,你觉得读书有哪些乐趣?
3、“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愿大家心中始终充满阳光,让书成为我们的朋友,在知识的天空里尽情翱翔。
板书设计:
爸爸 和 书
买
生活贫困 ———— 《皇帝的悲哀》
省吃俭用一心希望我们热爱学习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 自主认识生字。理解并积累词语。
2、 认真预习课文,掌握预习的方法,逐步养成预习习惯。预习时要边读边想,通过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试着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
4、 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感受科学的魅力。
6、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 自学生字新词,理解“祖先的摇篮、遥远、苍苍茫茫、天长地久、污染、文明的起点、天然博物馆”等词语的含义。
2、 按要求预习课文,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情趣。
3、 正确搭配词语;能照样子学写句子;尝试选择场景或有特色的景物介绍“天然博物馆”
4、 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感情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意趣。
教学难点:
注意这首诗的诗行排列特点,领悟到含蓄隽永的韵味。
教学媒体:
原始森林的图片
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自学课文。
1、 正确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2、 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 提出疑问,做出标记。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预习反馈。
1、 板书课题,齐读,说说“祖先的摇篮”在诗中指什么?
2、 媒体出示:“原始森林”画面,理解“苍苍茫茫”的意思。
3、 指名分节朗读诗歌,注意诗句的停顿,随机正音。
树阴 赛跑 污染 神圣
4、 读了诗歌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二、 品读诗句,释疑感悟。
(一) 学习第1节
1、 带着问题轻声朗读:“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
2、 指名朗读、交流。(板书:一望无边)
(二) 学习第2、3节,理解“美好”、“遥远的回忆”
1、 自读,想像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如何生活?(读后交流)
2、 引读,理解“那回忆,多么美好,又多么遥远……”一句。
3、 讨论交流。
4、 有感情地朗读。
(三) 学习第4节。
1、 自读,思考: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人类文明的起点”、“神圣的天然博物馆”?
2、 讨论交流。(板书:文明的起点 天然博物馆)
3、 师生合作读最后一节,加深体会。
三、 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 联系全文,思考讨论:怎样才能使原始森林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呢?
2、 交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办法和措施。(板书:天长地久 不被污染)
3、 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4、 总结
四、 展开想像,学习表达。
1、 指导完成课后第3题。
2、 指导口述“介绍天然博物馆”
五、 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背诵。
2、 完成课后练习题2。
六、 板书设计:
美好、遥远的回忆
天长地久5、 祖先的摇篮 文明的起点
(一望无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