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交流 板书: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惟妙惟肖 绝无仅有
3、读课文第一节,思考:“举世无双”和“享誉世界”是不是重复?
三、品读课文
1、为什么秦陵兵马俑能享誉世界?
归纳、板书: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极为精美的艺术品
2、出示句子“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理解: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欢的一个方面,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小节,细细品味。
(1) 规模宏大:
a.体会一系列数字的作用
b.理解“鸟瞰”
c.指导朗读
(2)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a.结合学生交流,穿插想象训练:“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
b.指导朗读
(3) 极为精美的艺术品
a.想象说话:有的……好象……;有的……好象……
b. 体会句子“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究竟能不能听到“呼吸声”?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c.指导朗读
四、总结拓展
1、带着自豪感齐读课文
2、除了“惟妙惟肖”之外,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秦陵兵马俑?
3、“说写双通道”
你觉得世界上还有哪些历史遗迹可以和秦陵兵马俑相媲美的,说一个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17、秦陵兵马俑
规模宏大
将军俑
举世无双 武士俑 惟妙惟肖
享誉世界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骑兵俑 绝无仅有
车兵俑
弓弩手
极为精美 马俑
18、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通过比较,体会特区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到现代化新城的巨大变化。
2、质疑问难,理解课文,积累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
质疑问难,理解课文。
学生准备:
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1、我国从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由邓小平爷爷在广东一个小村庄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政策,把一个小村庄变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具有高度文明,高速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由此也拉开了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今天我们来学习反映深圳经济特区的巨大变化的诗歌《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习理解诗歌内容
1、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2、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三、分小组合作学习
1、正音“边陲”“和着音乐”
2、这首诗描述了深圳特区原来与现在的不同,体会第3节在文中的作用。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结合最后一节,理解变化的原因)
4、交流收集的资料。
四、指导诗歌朗读
五、体会诗中修辞手法的作用
1、提问:你们感觉诗中哪几句写得很形象、很生动,为什么?你能联想到什么?
2、全班讨论
3、总结:本诗作者以最大的激情歌颂了深圳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歌颂了我们伟大祖国美好的今天与未来。
板书设计:
18、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昨天——贫穷落后
环境变化
今天(焕然一新) 改革开放政策好
人的变化
19、音乐之都维也纳
教学目标:
1、自学字词,理解“摇篮”、“装饰”、“金碧辉煌”等词语的意思。
2、自学课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和内容提问,积累和音乐有关的词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维也纳被称之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4、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陶冶艺术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维也纳被称之为音乐之都的原因。积累和音乐有关的词句。
2、自学课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和内容提问。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试着对课题和不理解的词句、内容提问。
2、搜集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播放《春之声》圆舞曲)载着这美好的春光,听着优美的乐曲,今天让我们踏上维也纳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Tag: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网,教案大全 - 小学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