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阅读短文,理解内容,正确完成练习;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积累二句名言,了解名言的意思。
3、 按要求抄写词语或短句。
学生准备:
搜集聪明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义项。
1、交流正确的读音(撒sā 当dàng 折zhé 兴xīng ) 读词
2、选择正确的义项(撒① 当① 折① 兴② )
二、按要求写词语。
1、自己试试,把四个词语填写完整。
2、交流(兔死狐悲 鹤立鸡群 虎背熊腰 指鹿为马) 读词
3、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4、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动物名的成语?(不一定要有两种动物名。)
狼狈为奸 鸡飞狗跳 龙飞凤舞 鼠目寸光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归纳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的方法(1、标点符号 2、反问词的增删 3、句子意思不变)
2、完成练习,交流
3、补充练习: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自由读短文,思考: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主要写了李斯特为了推荐肖邦,用“换人计”让肖邦替他演奏,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3、再读短文,思考:文中2次写到观众的掌声,分别是什么原因?
(第一次是因为肖邦精彩的演奏深深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听众。第二次是因为李斯特为了使肖邦成名,巧设“换人计”,观众们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4、交流,完成填空。
5、选择题(答案都是②)
五、语言实践活动。
1、智慧既可化险为夷,智慧又可反败为胜。本单元,我们认识了一些有智慧的人:华佗、富兰克林、哥伦布……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2、交流
3、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些聪明人,相信你们一定能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了他们的故事,现在我们就开一个小小故事会。
4、请3~4名学生上台讲述。
六、熟记名言。
1、自由读句子。
2、指名读 评议 齐读。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勤学好问,做事有目标有毅力。)
4、师介绍作者:
夏衍——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社会活动家。
邹韬奋——中国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
七、写字
1、生照样子抄写,师巡视。
2、优秀作业展示。 www.xuexue6.com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1、 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课文中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
2、 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几乎”、“似乎”等词语的用法;用“为了”、“为的是”造句。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大部分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4、 进一步学习默读课文,能进入文章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情感。
5、 了解颐和园、秦陵兵马佣等名胜古迹;知道维也纳与音乐、巴西与咖啡等的关系;感受旅游的乐趣。16、颐和园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了解课文中“金碧辉煌、琉璃瓦”等词语的意思,并体会“也”“几乎”的用法。
2、 默读课文,根据过渡句,了解作者游览路线及写作方法。
3、 正确的朗读课文,感受北京颐和园的美丽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 学习课文介绍景点的方法,说或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过渡句,了解作者游览路线及写作方法。
学生准备:
搜集关于颐和园的资料 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媒体出示、感受园林美景。
1、 谈话导入:我们的祖国风景如画,有许多名胜古迹,北京的颐和园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课。
2、 板书课题 指导书写“颐”
3、 齐读课题
4、 播放媒体,感受美景。用一句话来说说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 整体感知,了解游览路线。
1、 过渡: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作者整个游览过程经过了哪些地方呢?轻声读课文,把表示地名的词注上记号。
交流 板书:长廊 万寿山 佛香阁 排云殿 昆明湖 十七孔桥
2、 再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么介绍自己的游览路线的呢?划出文中有关的语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