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小节围绕“不怕困难”来交流,抓住“轻轻跳跃、一股劲儿、什么也阻止不了”等词语。
(4)出示课后“阅读新体验”中的第三小题,思考为什么小树叶和小蝌蚪的行动都不用“跑”?
(5)最后一小节,扣住“不知疲倦”,归纳出小溪流唱的是一首活泼快乐、积极向前永不停息的前进之歌。
三、拓展训练:
1、思考:想想还会遇到哪些事物,代表哪些困难?哪些是积极的好朋友,又会给予哪些帮助?
2、推荐阅读《小溪流的歌》原文。
四、总结全文
板书:
2、小溪流的歌
活泼欢快 不知疲倦 勇往直前
小溪流 小河 大江 海洋 www.xuexue6.com
课题:3笋芽儿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背诵课文最后3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地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 能根据要求独立预习课文,对未钻出地面的笋芽儿说些悄悄话
教学重点和难点:
笋芽儿得到了哪些朋友的什么帮助。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教学媒体:
笋、竹图片 投影片
课前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1、同学们喜欢吃竹笋吗?为什么?
2、你能说说竹笋是怎么来的?(可以事先查资料)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齐读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三、了解课文大意:
1、默读课文,同桌讨论:娇嫩的笋芽儿长成强壮的竹子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他们是谁?给了笋芽儿怎样的帮助?
2、轻声读课文,思考:笋芽儿在泥土里,周围的环境怎样?笋芽儿破土后,周围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四、说说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1、出示:笋、竹图。说说他们的区别。
2、四人小组讨论: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师板书: 破土而出——长出一层层笋壳——脱下笋壳——长成强壮的竹子
3、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成: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五、总结课文:
师 :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
六、说写双通道:
哎呀,还有一些笋芽儿未钻出地面呢!小朋友,你愿意对他们说些悄悄话,让他们尽快破土而出吗?
板书:
3笋芽儿
竹子
春雨 小草
钻出土 勇 敢
春雷 太阳
坚 定
泥土里 柔 弱
4、勤读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字、词典自主识字,读准“见”在文中的读音,理解“从、遇、云、岁”等词的意思,积累古文中表示“说”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借助译文了解全文的意思。
3、理解“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意思。体会“余日勤读”的意义。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
2、借助注释和字、词典以及译文了解全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意思。体会“余日勤读”的意义。
学生准备:
搜集古人勤读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字的?
3、通过预习,谁知道这篇课文选自于哪里?
4、董遇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大学者,可谓学富五车。这篇古文写的是他劝人勤学的内容。
二、初读读正确。
1、范读全文。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指导难读句“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4、齐读课文。
三、再读懂意思。
1、借助注释和译文,让学生逐句理解意思。
2、重点理解“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强调”见”的读音,通”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Tag: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网,教案大全 - 小学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