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古代诗歌   名言名句  日记100字  员工手册
 
当前位置:学学咯学习网教案大全生物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正文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03-12 14:11:00]   来源:http://www.xuexue6.com  生物教案   阅读:6309
概要: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的生活环境的种类和特点。2.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主要结构特点。3.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4.归纳出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共同特点。5.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化情况。【重点和难点】: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标签:初中生物教案,高中生物教案,,http://www.xuexue6.com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的生活环境的种类和特点。
2.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主要结构特点。
3.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4.归纳出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共同特点。
5.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化情况。
【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展示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各种动物类群、水中自由生活的鱼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水域污染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增强直观性);鱼缸、金鱼、气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学生: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查找出水体环境的恶化情况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师:录像展示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带领学生进入那绚丽多彩的动物王国,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然后,组织学生填表总结。
  生:填表总结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总结。
  师:请根据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找个家,然后相互交流。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
  师:通过交流,我们不难发现动物种类繁多,而且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也各不同。
  质疑:这些动物都是怎样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的?
  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师:播放录像,水中自由生活的鱼。质疑: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的生活呢?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呢?
  生:开动脑筋,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补充、完善)
  师:大家的观点正确吗?就让我们先看一看鱼是怎样生活的。组织学生观察鱼缸里的活鱼,然后提出观察问题。(CAI展示)
  问题l: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中运动的阻力?
  问题2: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胸鳍、腹鳍、尾鳍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根据提示问题积极动脑思考。然后,表述交流、补充完善,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a.体型呈梭形、鳞片;
  b.外有黏液,可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
  c.鳍:鳍是运动的器官,胸鳍、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仅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来探究。接下来,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方案。
  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研究,提出本组想要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
  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质疑,补充完善本组设计方案。
  生:修改自己的实验方案。
  师:教师引导学生参照书(P5~P6)中的方法步骤和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探究。
  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师:巡视指导。
  生:体色的观察:鲫鱼背面呈__色,腹面呈__色。
  师:这种体色对鲫鱼在水中生活有什么意义?
  生:体形的观察:鲫鱼的身体(圆形、侧扁),体呈___。
  师:这种体形有什么好处?
  生:体表的观察:体表覆盖__,呈__状排列,体表(干燥、有粘液)。
  师:体表的这种特点与鲫鱼的水中生活是如何适应的?
  生:认真记录,讨论并得出结论,表述交流。
  师:人为什么不能像鱼一样在水中呼吸呢?
  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要想明白这个道理,让我们先看一看鱼的呼吸器官——鳃的结构。组织学生观察鱼缸里的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的动作。质疑:口和鳃盖后缘为什么不是同时张或合的呢?
  生:用吸有墨汁的吸管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墨汁流动的情况,并认真记录。
  生:实验操作,轻轻掀起鱼的鳃盖,看一看鳃的形态和颜色。对照鱼鳃的结构放大图。
  师:质疑:鳃为什么是鲜红色?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Tag: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高中生物教案,教案大全 - 生物教案
 
 
[ 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评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 | 管理 | 知识 | 作文 | 祝福 | 学习方法 | 诗词 | 幼教 | 英语 | 语文 | 试卷 | 教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