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
教师:刚才我们看到了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是谁让它运动的呢?
展示:屈肘的模型或课件
学生:是肌肉
教师:骨骼肌是如何带动关节运动的呢?骨骼肌在骨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2、探究活动:肌肉在骨骼上的分布特点
学生:骨骼肌至少要跨过一个关节。
教师:那骨、关节和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的呢?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录像:再演示模型或课件
教师:一个运动至少要有哪些肌肉参与?它们是如何协调统一的?请大家再做几次屈肘和伸肘动作。
学生:学生做动作,体会伸肌和屈肌的协作配合
教师: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有两组,它们互相配合完成动作。
教师:是谁让它们配合得如此默契?当神经系统出现问题时,骨骼肌的活动将会受到影响,如运动失调和瘫痪等。可见,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的,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板书,三、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教师:当你做剧烈运动时,你的身体往往会伴有哪些变化?
学生: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出汗等
教师: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运动还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
教师:在青春期同学们的运动系统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怎样做才能使你们的骨更强壮、关节更灵活、肌肉更发达健美呢?
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
教师:对动物来说,运动能力的强弱意味着什么呢?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对动物来讲,它们的肌肉越发达,跑得越快,得到食物或避开敌人的机会就越多,这样的动物就会更适应于环境。
(板书,四、动物运动的重要意义)
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运动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骨骼和骨骼肌。
教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吗?
教师与学生:肌肉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产生运动。
教师: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这个结构基础就是?
学生:运动系统。
教师:但动物在运动的过程中,还要受神经系统的控制,也需要其他许多系统的协调配合,这就体现了生物体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对动物来讲,有了发达的运动能力,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www.xuexue6.com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学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3.尝试制定探究计划,编写探究报告。
4.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5.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6.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与动物行为相关的资料(课件、图片等)
学生:收集动物行为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请问哪些同学饲养过小动物?
学生:(纷纷举手)
教师:好,大部分同学都饲养过,你们都饲养过哪些动物?
学生:饲养过狗、猫、乌龟、兔子、蚕、金鱼、蜥蜴、鸡、鸽子等。
教师:你所饲养的动物都有哪些行为?把你饲养动物的经历与同学老师分享好吗?
学生:(纷纷举手,兴致盎然的说着自己所养动物的乐事。)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许多同学说得栩栩如生,就像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就在眼前一样。小动物要吃东西、要睡觉,这些用你教吗?
学生:不用。
教师:对,这些行为不用教,是生来就有的,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而如果你想让小动物,如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就费劲了。那么怎样使你的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呢?
学生:得训练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