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一个“H”字样)我们都认识这个字母吧,它是英文中的第八个字母,从它的结构上看,是由简单的一横和两竖连在一起,大家能看出其中的这一横在整个字体中的作用吗?(请学生发表见解)
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略)
教师:对,中间的这一横就是连接左右两竖的一根纽带。起到了承接的作用。
现在,如果我们将中间的一横换成我们的长江沿江地带,将右边换成东部沿海地带,左边换成西部地区,你能具体说说这三个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吗。请大家进行分组讨论,得出各自的结论。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教师:请同学谈谈自己的观点。
学生:学生代表发言。(略)
教师小结:对,长江沿江地带在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之间的作用就像是“H”字母中的一横,也是一条纽带的作用,起到了承东启西的作用。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中的一部分。
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板书)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作用,对各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也是我们认识区域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长江沿江地带借助长江河流的作用,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最具活力。
与此同时,位于长江南北众多的支流和其他一些交通干道周围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与本区有何不同和关联呢?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活动来进一步认识一下:
请同学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活动”,然后由各组同学介绍本组的活动和学习情况。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教师:下面请同学来介绍本组的活动情况和讨论的结论。
学生: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刚才大家的发言很精彩,的确,正是通过长江南北的众多的支流和连接南北地区的主要交通干线,本区将自身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地区进行辐射,使南北经济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条沿江产业带。
这样的例子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很普遍,例如,欧洲著名的莱茵河周围就形成了一条世界性的沿河产业带。
(教师播放有关资料片,介绍欧洲莱茵河沿河产业带)
教师:好了,下面请我们的小导游进行本课导学。
学生:本课导学。(略)
教师在介绍这些内容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的引入,不要直接从书上找答案。
教师指导学生在认识区域时要注重学习区域地理的一些方法。
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小组讨论活动中,进行适当指导等。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汇报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对不太相关的内容及时加以控制,防止消耗过多的时间。
对活动2中提到的有关观点,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的观点,只要有道理就要加以表扬,没有谁是谁非的严格界限。
第三课时
【沿江地带的城市】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0页的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学习活动。①思考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与长江的干支流有何内在联系。②在图中圈出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四大城市密集地区。③举例说明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作为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④比较说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的密度差异。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活动中上海辐射作用的相关内容,分组讨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整个流域乃至全国都有极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3.依据学生的结论,教师强调长江沿江地带城市与其辐射作用的关系。
【沿江地带的工业】
1.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说明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
2.举办小型分组竞赛,让学生以汽车品牌为例,说出长江沿江地带中汽车工业走廊的主要产品与生产基地。
3.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和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比较分析四大工业基地工业部门构成与其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种类构成的内在关联。
4.课上独立完成长江沿江地带相互协作的活动,并及时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Tag:地理教案,初中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教案,教案大全 - 地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