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各项事业发展。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抓好国家安全、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征兵工作。重视老龄事业发展,改善老年人活动设施,丰富老年人生活。进一步做好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民族××、侨台事务、外事、统计、接待、气象、档案、保密、地方志、慈善和残疾人等工作。
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开创新局面。大力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港城特色的滨海城区。按照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区的要求,严格实施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加快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工程的建设进度,着力提升城区品位,促进中心区在整体上出形象、上档次。推动小港、白峰副中心城区建设,逐步形成“一体两翼”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区框架。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营造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围绕“生态北仑”建设,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为主线,以争创省级示范文明城区为契机,按照“多元投入、市场引导、规章约束、管理规范”的要求,全面提高城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和文明程度。加快与工业项目布局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污等配套项目建设,促进太河路、穿南公路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白洋公路,推进溪岙岭隧道及连接线工程。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目标,依托企业、社会公众和政府三个主体,全面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重点推进台塑生态工业园区、北仑电厂脱硫工程及副产品石膏板项目、北仑电厂等热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以及华光不锈钢公司废渣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大力开展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要求,强化从源头上预防污染和保护生态。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深入实施模具压铸行业污染整治,强化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的监测监管,推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制,加强对新引进项目审批、环评、选址、建设、安装、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把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城区。
完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劳动力需求信息库,规范和有序发展劳务中介,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依法扩大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实施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大病统筹医疗制度和城镇无社保人员的保障制度,建立和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高度重视低收入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认真落实扶贫帮困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五保”对象、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建设区社会福利院。研究廉租房制度,对城镇低收入和低保户实行住房补贴,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
全力打造“平安北仑”。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企业主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法,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企业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有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加大对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力度,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地提出自己的诉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落实信访责任制,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和防灾减灾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整合资源,强化治安防控,形成高压态势,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要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六、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上树立新形象。站在新的起点,政府肩负着繁重的任务,承载着群众的厚望。我们一定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好地担负起北仑“走在前列”的重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党政报告,党政办自查报告,党政办调研报告,报告总结计划 - 党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