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加强职业教育管理。深化职业学校招生、学籍、教学管理制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和教材开发;协调好部门的利益关系,瞄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训促就业,用就业带动职教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管理为基础,以改革为突破,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促进职业教育与全县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9、“三教统筹”共同发展。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中恰当定位三者关系,突出重点,各有侧重,准确把握,全面发展。
四、合理配置,注重效果,促进全县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10、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法》,促进薄弱学校发展。进一步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在校长和师资配备、设施配置、经费投入、办学条件上,要向薄弱学校和偏远地区倾斜;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稳定薄弱学校生源,认真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通过资源配置的适当倾斜和稳定生源的若干政策的实施,强化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优质资源的共享,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初步均衡。
11、协调各方力量,做好支教工作。继续开展同无锡对口支教,用好市级单位支教力量,落实县级支教任务,明确市县支教单位对象;开展县内、城乡之间的强校支援弱校活动,充分发挥县内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实现县内教育发展的帮扶,启动骨干教师为期一年的下乡支教计划,注重骨干教师的下乡支教效果。逐步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12、实施基础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深入研究高中设施配置,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努力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加强研讨与交流,切实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强调研与探讨,加快县城第二初中建设步伐;论证初中学校的城乡整合,促进初中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稳定和提高中心小学的管理水平,改善中心小学的办学条件,促进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加大村小的调研与改革力度,深入探索村小的发展方向与整合办法。
13、努力提高教师待遇。确保教师工资按规定正常发放,按相关规定和政策要求,积极提高教师待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高艰苦地方教师的工资待遇,为艰苦地方的教师职称晋升提供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逐步改善教师生活、工作环境和条件,积极解决广大教职工在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他们提供安定、舒适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骨干教师体系建立的同时,年内首先提高这部分教师的待遇,且能拉开一定的档次。
五、抓好常规,着重管理,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效益
14、常规管理注重实效,常规教学注重过程。在常规管理工作上,强化校长的领导职责,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抓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加强过程管理与指导;同时,要借鉴县外常规管理优秀学校的先进经验,发挥好县内常规管理优秀学校的带动作用,做到典型铺路、榜样带动,进一步优化常规管理模式,将管理的措施落到时时、事事、处处。发挥表扬和批评的导向功能,督促常规管理水平低的学校努力改变现状,鼓励常规管理好的学校再上新台阶,努力向市常规管理优秀学校迈进。
15、德育工作注重创新、注重特色。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坚持“适度说教,重度实践”的德育方法,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继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国情与形势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荣辱观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学生将“知荣明耻”变成日常的自觉行为。丰富校园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形成育人合力。各校要创新德育途径,灵活德育方法,根据本校实际,年内安排适合学校德育工作的两、三项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公德性、责任性培养,形成各校的德育特色;按照着眼长远,注重实效的要求,全力抓好德育工作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校外基地建设。
Tag:工作意见,安全生产工作意见,安全工作实施意见,报告总结计划 - 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