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教学对象:基层党员和干部;
教学目的:使学员理解坚持求真务实的意义、做到求真务实的途径;
教学提示:结合实际,适当运用教学参考之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时间:1.5个小时。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突出强调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力量,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落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
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求真务实是个常讲常新的话题。按照字面理解,所谓“真”,是指事物的本性、本质和本来面貌,“求真”就是要求我们要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努力探究事物发展的规律;所谓“实”,就是实际、实在和实干,“务实”就是要求我们要结合实际,通过扎实的埋头实干,力求干出实效来。在“求真”与“务实”中,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这其中,一方面,“求真”是“务实”的前提,没有求真的精神和过程,也就不可能做到“务实”,不可能有切实的效果;另一方面,“务实”是“求真”的目的和结果,只有务实,求真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把对世界的认识变成改造世界的行动,把美好的设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从党的历史看,求真务实是党的活力之所在,也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所在。什么时候求真务实坚持得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充满朝气和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什么时候求真务实坚持得不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缺乏朝气和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受到挫折。众所周知,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教学提示:此处可加入教学参考之一之内容),这是我们党在经过了曲折的道路,艰难的探索,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才得到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定,使我们党能够准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依此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着人民取得了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也是由于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得我们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并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求真务实的反面是主观主义、形而上学,或者弄虚作假、不干实事。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由于对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缺乏一以贯之的精神,少数党员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不能做到求真务实,而给党的事业带来巨大损失的教训(教学提示:此处可举例说明,可加入教学参考之二之内容)。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从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极端重要性。
从历史回到现实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极端重要性。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的作风建设的主流方面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以自己的实干精神和优良作风为人民群众谋得了福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典型,如孔繁森、郑培民,以及去年在抗击非典中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党员。可以说,没有广大党员和干部的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干劲,我们党和国家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事业兴旺、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我们必须看到,在坚持求真务实这个问题上,党员干部队伍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现象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教学提示:此处可举具体例子,也可加入教学参考之三之内容)。这些现象与求真务实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