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党的建设的创举
讲课对象:干部、党员和广大职工群众。
讲课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广大干部、党员和职工群众,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了解《党内监督条例》的内容和特点;增强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的自觉性,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作出自己的贡献。
羊年岁末,中共中央向党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猴年二月,《党内监督条例》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这是我们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如何认识《党内监督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党内监督条例》的主要内容、特点是什么?《党内监督条例》如何才能落到实处?本课就上述问题谈谈一些自己的学习体会(编者:为了使这堂党课更富有吸引力,上课前也可出几个题目,搞点小测验,如《党内监督条例》规定的重点监督对象有哪些?《党内监督条例》规定的重点监督内容有几项?具体内容是什么?党员在党内监督的责任和权利是什么?测验结果,有的知道多,有的知道少,有的可能全答不上来,从而引出本课要讲的问题)
一、《党内监督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使我们党又增加了一部新的法规,这部法规的颁布,不仅是我们党在党内监督制度建设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且对于党的整个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我们党在加强党的建设上的一个创造。
《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多年来、执政54年来的第一部党内监督大法,而且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法规。这个法规的制定、颁布和实施,是我们党加强党的建设的一大创举,说明我们党是一个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党。
(二)《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我们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
我们党是一个执政50多年、拥有300多万个组织和6600多万党员的搭档,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情况不断变化的国内环境,担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伟大事业的推进,党长期执政的地位,党的队伍的现状和党所处的时代环境,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提供了载体和制度保证。 这对于我们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们党在反对腐败问题上,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由守势转向攻势;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
1.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改革开放20多年,基本上是向下放权的20多年。在下放权力中,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权力反向运动??中央向地方各级组织放权,而地方各级组织的权力却向“一把手”集中。中央在向下面下放权力时,没有对下面获得权力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致使一些地方和部门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失去应有的监督。受现行监督体制的束缚,在党内监督上,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这就是这些年几乎是事后监督的原因所在。《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为改变这种状况,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提供了制度保证。
2.反腐败由守势转向攻势。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反腐败斗争开始,虽然我们年年强调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但在实际斗争中却治标不治本;年年强调深入反腐,确年年难以深入。由于缺少主动进攻,反腐败斗争常常陷入被动局面。《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将使我们在反腐败上由守势转向攻势,由被动转向主动。
3.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在我们党的反腐败斗争史上,经历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和制度反腐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运动反腐被果断停止。但是,由于对制度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在反腐败上基本是靠领导人的决心和态度来反腐败。“权力反腐”主要依靠权力的干预和影响,而不是依靠法律和制度,因而常常带有随意性、随机性,不可能根治腐败。《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们党的反腐败斗争已经从依靠领导人的政治意愿,转移到依靠制度规范,从而使反腐败斗争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制度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