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求真务实呢?
要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作为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要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观点作为创建求真务实作风,保持鲜明政治品格的关键环节来抓。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根本观点。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没有人民的支持,党一天也不能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这就是说,一个开拓进取、联系群众、蓬勃向上、充满生机的党,必须把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作为自己鲜明的政治品格,并体现在自己的全部工作中。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时刻关注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愿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坚决克服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唯此,党的鲜明的政治品格才能得以体现,求真务实才能求出真经、务出实效。
要把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作为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重大成果。这些成果深刻地体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体现在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之中,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之中。广大党员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要使自己努力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发挥创造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当前,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注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反过来讲,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也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也不可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只有这两观都树立好了,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才能做到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自觉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把坚持求真务实作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和生动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我们要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必须时刻注意要牢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和我们党的活的灵魂,并把它们作为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锐利思想武器。进入新世纪,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经济全球化如潮涌来,如果我们不解放思想,不求真务实,我们的理论和政策不向前发展,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前进,也就不可能应对各种挑战,更难以永葆蓬勃生机。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自觉地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统一起来。要把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为创建求真务实作风、实现与时俱进的重要保证。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带领广大人民夺取胜利,靠的是艰苦奋斗。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求真务实才有效率,才出效益,才能不断使人民群众得到利益。因此,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西柏坡时的重要嘱托,牢记两个“务必”。只有这样,才能使求真务实落到实处,结下硕果。
求真务实,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一个政党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标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扎扎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工作,在求真务实的奋斗历程中,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教学提示:可结合学员实际,提出具体要求)。
教学参考之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怎样提出来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