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参考之三:
不求真务实的十种表现
①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认真学习理论,不用心汲取新知识,不深入思考新问题,思想上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工作上敷衍了事、庸碌无为。
②作风飘浮、工作不实,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满足于一般号召,抓工作浮光掠影,搞调研蜻蜓点水,身子沉不下去,对实际情况不甚了了。
③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顾现实条件,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搞违背科学的瞎指挥,导致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浪费。
④随心所欲、自搞一套,不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仅损害国家的全局利益,而且侵犯群众切身利益。
⑤心态浮躁、追名逐利,一事当前,总是算计个人得失,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脱离群众,劳民伤财。
⑥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蒙蔽群众,欺骗上级。
⑦明哲保身、患得患失,在原则问题上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奉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处世哲学,不开展批评,不让人批评,甚至压制批评。
⑧贪图享受、奢侈浪费,追求低级趣味,热衷于个人享乐,大吃大喝,大手大脚,铺张浪费。
⑨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干工作不是先考虑群众利益,而是先考虑小团体、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侵害群众利益,甚至中饱私囊。
⑩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对群众的安危冷暖漠不关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肆意欺压群众。(《人民日报》20**年03月16日 第十三版)
教学参考之四:
求真务实的大敌——形式主义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一大传统。但是—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地方和一些干部中,与求真务实相对立的形式主义却是十分严重,在群众中影响很坏。事实证明,形式主义不仅是社会的一大公害,也已经成了我们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大敌。
形式主义表现种种,有人概括如下:一是把学习理论当成应付差事,既不联系思想实际,也不联系工作实际。作报告、写文章八股习气浓重,尽是些大话、套话、空话、言之无物,了无新意。二是沉湎于文山会海,热衷于送往迎来,不接触群众,不了解实情,不解决问题。三是惟上惟书,照抄照转,遇事不动脑筋、不想办法,开过会议、传达完文件就心安理得,工作有始无终。四是喜欢刮风、跟风,上级精神未吃透,下面情况没搞清,就一哄而起生搬硬套。五是工作华而不实,虚报浮夸,摆花架子,追求表面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不讲究实效,不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六是刻意树立“个人形象”,制造“轰动效应”,滥提所谓“新思路”、“新口号”。名曰解放思想,实为哗众取宠,不顾客现条件,干一些劳民伤财的事。七是急功近利,为了求得眼前一时之效而不惜损害长远和全局利益,等等。
形式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根源。一是在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发生偏差,严重脱离实际;二是个人主义作怪。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人,往往不顾主客观条件,不研究事物的规律,只是注重表面,注重形式,“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更怕别人看不到”。目的在于沽名钓誉,谋取好处,求得升迁。
反对形式主义,最根本的是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端正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要着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要改革和完善干部任用制度。要努力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真正让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的人获得荣誉,得到重用。对那些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人,不仅不能提拔重用,还要严厉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教学参考之五:
关键在领导 根本在制度
坚持求真务实,不仅要从思想上强调,而且要从制度上落实,以制度建设和创新来保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有了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坚持求真务实就有了坚强的体制保证,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就能够在全党蔚然成风,长期坚持,进—步发扬光大。在这方面特别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