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条 执行新农合基金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严格新农合基金管理与会计核算,不得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新农合基金。
第四章 基金使用
第二十五条 新农合基金使用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新农合基金结余率控制在15%以下,累计25%以下。
第二十六条 新农合基金用于参合农民规定范围内的医药费用、门诊统筹和慢性病费用补偿,不得用于经办机构人员、银行手续费等工作经费,不得用于任何形式的投资。
第二十七条 根据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财政部门规定的新农合基金补偿范围与补偿标准,以及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新农合报销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及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制定我县新农合实施方案。
第二十八条 新农合基金由两大部分构成:统筹基金和风险基金。
(一)统筹基金。统筹基金是用于补偿参合农民住院和门诊医药费用的基金,占基金总额的90%,分为住院统筹基金和门诊统筹基金两部分,其中,住院统筹基金占统筹基金的80%,门诊统筹基金占统筹基金的20%。从20**年起,全面停止设立“家庭账户”。
(二)风险基金。风险基金是从总基金中提取的专项储备资金。风险基金原则上保持在全县当年筹资总额的10%,由省级财政统一管理,用于防范各地新农合基金超支风险。
第二十九条 住院补偿
(一)起付线和补偿比例
1、在取得省内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新农合定点资格并与新农合经办机构签订协议的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县外医院住院可报费用的起付线及分段补偿比例见下表:
乡镇卫生院
(或一级医院) 县级医院
(或二级医院) 县外医院
(原则上指三级医院)
最低起付线 100元 300元 500元
起付线以上 至300元 35% 至700元 35% 至1000元 35%
300元以上 75% 700元以上 65% 1千至1万 55%
1万元以上 65%
注:“国家基本药物”费用的补偿比例比《新农合药品目录》内的药品费用的补偿比例再提高8个百分点。
上表说明:多次住院,分次计算起付线,起付线以下费用个人自付。对重点优抚对象和五保户不设起付线。
2、参合患者在县外(省内)非协议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上表中的补偿比例下调5个百分点;在省内非定点或被暂停、停止、取消定点资格的医疗机构住院的医药费用原则上不予补偿。
3、参合患者住院实际补偿金额计算方法:第一步,计算住院总费用中的可补偿费用(即剔除不符合补偿范围的费用),减去起付线后,实行分段累计补偿,即按上表的费用分段乘以对应段的补偿比例,将各段补偿金额累加;第二步,将住院总费用中的“国家基本药物”费用×8%。第一步和第二步相加构成患者当次住院补偿金额,与其当次住院总费用相比,如达不到30%,按“保底补偿”有关规定执行(详见后述)。
4、参合农民到省内邻县的相邻乡镇卫生院住院,按照县内卫生院补偿政策对待;参合农民到省内邻县的县级医院住院,按照县内县级医院补偿政策对待。
(二)大病保底补偿
“保底补偿”是指:按前文描述的县外住院补偿规定计算的实际补偿所得金额与住院总费用相比,如低于X%,则按住院总费用的X%(保底补偿比例)计算其补偿金额(但仍然扣除起付线金额)。对不同额度的住院医药费用实行分段保底补偿,各费用段的保底补偿比例如下:
费用段 5万元以下部分 5万元-10万元 10万元以上部分
保底补偿比例 30% 40% 50%
注:年内多次住院者,可累计其住院医药费用,对应上述分段比例,计算“保底补偿”金额,再扣除每次住院的起付线金额。
(三)住院补偿封顶线,即参合患者当年住院获得补偿的累计最高限额,提高到8万元。
(四)大病救助
对特殊重大疾病,按补偿方案的规定给予补偿后,如果其个人自付费用仍然超过5万元,对5万元以上的部分,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再由民政部门给予“重点救助”。具体救助方式和金额,由县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等部门另文明确。
(五)二次补偿
年底基金结余多,按照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关于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次补偿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视基金结余数量,对重大疾病患者再次提供适度补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