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新时期治水思路的本质特征,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减轻自然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多方论证,慎重决策。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审慎分析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综合兼顾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水资源安全供给保障体系和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不断提升水利基础设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拓宽水利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领域。在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中,要统筹考虑各地区、各行业对水利发展的实际需求,使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根据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环境状况,合理配置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提出合理建议,促进水利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工程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和科技的手段,不断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水利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满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发展的原则,解决好流域、区域、城乡水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对沁河县河端氏河的重点防洪治理区、水资源短缺地区、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重点治理区,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要区别情况,突出重点,统筹发展。要统筹考虑城乡水利发展,既要大力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又要认真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对水利的要求,加强城市防洪、供水等水利建设,构筑城乡协调、重点突出、各具特色的城乡水利发展体系。
五是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水利规划计划工作水平。要通过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水利前期工作招投标制度改革,理顺水利规划计划管理体制,建立高效运行机制。通过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理念,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提高水利规划计划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依法行政的能力。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研报告》来源于www.xuexue6.com,欢迎阅读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研报告。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怎么写,农村调研报告,报告总结计划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