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为优化农产品结构和“菜篮子”产品结构,进一步保障和加强市场奶产品供应,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31号)精神,现就推进我市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围绕发展高效奶业,以培育发展奶业骨干企业为依托,以实施产业化经营为突破,以强化政策扶持为保障,努力提高奶牛良种化水平,加快转变奶牛饲养方式,着力提升奶业加工能力,切实推进奶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全面提高奶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结合全市“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规划,遵循以小区带动专业户、以专业户带动农户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抓好“一点一线”奶牛基地建设,即以宣汉县胡家镇、花池乡、毛坝镇、双河镇等乡镇为点,着力抓好奶牛基地乡镇和小区建设;以达县—通川区—宣汉县—万源市210国道为线,构建一个以养殖大户为主体的奶牛健康养殖带,建设1个存栏奶牛1000头以上的示范牧场,建成2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专业户200户、奶牛养殖小区50个。力争五年内全市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奶产量达到10万吨,奶业骨干企业液态奶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产值达到5亿元,把达州建成四川第二、川东第一奶牛产业基地。
二、主要措施
(一)加快培育发展骨干龙头企业。把培育发展奶业骨干企业作为当前重中之重,通过发展加工促进饲养规模扩大和产业升级,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奶业生产加工链条。要引导和督促龙头企业健全完善与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形式,与奶农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农企一家、互利共赢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要帮助和督促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建立健全乳品质量标准,完善检验检测手段,规范收购、加工、经营行为,尽快引导企业做大做强。要严格执行奶业企业发展环保准入制度,严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发展奶业生产和加工企业,特别要加强奶牛养殖粪便排污治理和加工企业排污治理,构建奶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切实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国家、省关于奶业发展的各项补助、补贴政策。安排地方配套专项资金,实施奶牛良种补贴制度,对经畜牧、财政部门确认,使用优质冻精的成年奶牛,按10元/头•年的标准给予补贴,市、县(市、区)财政各补贴5元;实施后备母牛补贴制度,对培育享受冻精补贴的符合良种后备牛标准的奶牛,给予500元/头的一次性补贴,市、县(市、区)财政分别承担国家、省补贴后下差部分的20%、80%;实施规模养殖补贴制度,对存栏20头以上的新建奶牛场由县级财政按0.5万元/个给予一次性补贴,对存栏100头以上的新建标准化小区由市、县(市、区)财政分别按1万元/个给予一次性补贴;实施收奶设施建设补贴制度,对集中饲养区域业主自主建设的收奶站,市级财政按0.5万元/个、县(市、区)财政按1万元/个给予一次性补贴;实施奶牛政策性保险补贴制度,县(市、区)财政对参保奶牛按扣除国家、省保费补贴下差的70%给予补贴,疫牛扑杀补贴按国家规定执行。
(三)着力加强行业管理和服务。搞好奶业发展统筹规划,大力发展以奶农为基础、基地为依托、企业为核心的奶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奶农成立合作社或奶牛协会,把分散的奶农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效益,增加养殖收益。制定奶牛规模化养殖方案,制定规模化养殖标准和规范,积极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抓好良种奶牛培育,制定奶牛改良方案、良种后备母牛认定标准和编号方案、良种登记和生产性能测定方案,力争到20**年,良种奶牛的覆盖率达到60%,奶牛平均单产水平达到5.5吨。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扩大青贮饲料生产。加强奶牛疫病防控,认真开展奶牛强制免疫和疫病检测,确保奶牛活体质量和原料奶质量安全。
三、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把发展奶业作为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调控职能,切实加以推进。借鉴生猪发展“六方合作”经验,通川区、达县、宣汉县、万源市要先行试点,积极构建“政府引导,金融支持,饲料、养殖及液态奶加工联动”的新型产业发展机制。发改、畜牧、质监、工商、物价、卫生、国土、建设、水利、环保、电力、金融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全面落实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帮助企业和农户解决生产加工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为推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对运送鲜奶和活乳牛的车辆(含经确认返空车辆)继续开通绿色通道,各公路收费站点免费快速放行,运送鲜奶的机动三轮车允许通过城区。
二○○八年七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