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设岗对象及岗位设置
设岗定责的对象为政治思想好和身体状况好、热心于公益事业且不担任村、组干部的农村无职党员。岗位类型设置要以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为依据,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力争能覆盖当前村级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党员都有发挥一技之长的可选岗位。一般可按照以下四类事务进行设岗:
1、思想政治类。主要职责是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引导农民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小农经济和小富即安的思想,树立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意识。同时教育群众遵纪守法,弘扬正气,并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答疑解惑,化解纠纷,理顺情绪,维护稳定。具体可设置政策法律宣传岗、村情民意调查岗、民事纠纷调解岗、文明新风倡导岗等。
2、经济发展类。主要职责是带领群众从本地实际出发,找准发展经济的好路子,既要带头致富,又要带头扶持和帮助群众共同致富,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加快致富奔小康。具体可设置勤劳致富示范岗、项目建设服务岗、信息咨询服务岗、扶贫帮困服务岗、科技推广服务岗、劳务输转帮带岗等。
3、村务监督类。主要职责是监督村组干部是否依法办事、公道正派、作风扎实,计划生育、村务公开等工作是否规范;监督干部、群众是否遵纪守法,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并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具体可设置党务工作监督岗、政务工作监督岗、财务工作监督岗、计划生育监督岗、土地管理监督岗等。
4、公共事务类。主要职责是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管护基础设施,管理环境卫生,维护社会治安,营造舒适、和谐、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具体可设置社会治安维护岗、基础设施养护岗、环境卫生保护岗等。
无职党员具体岗位的设置和增减,可根据各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人口多少和工作量大小等实际情况确定,可以一人一岗,也可以多人一岗,但岗位职责必须因岗设置,具体明确。
四、基本环节和步骤
设岗定责活动在镇(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由村党支部组织实施,大致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调查摸底。以村党支部为单位进行调查摸底,重点了解农村党员的年龄、文化、能力、特长、分布状况以及家庭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登记造册;了解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气等方面的状况,收集整理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合理设置岗位提供科学依据。
2、设岗明责。村党支部要在镇(乡)党委的指导下,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研究制定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在确定岗位职责时,要以激发无职党员的政治热情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目的,并与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区分开来,上岗党员不能代替村干部行使职权,也不能把村干部的工作责任全部推给上岗党员。
3、自我认岗。村党支部通过召开党员会议等形式,向党员群众通报岗位名称、职数和职责要求,由无职党员结合自身的年龄、文化、体能、资历、特长、居住环境等实际情况,自我选择一个或几个岗位,并向党支部申报。
4、支部定岗。在无职党员个人自选申报岗位的基础上,村党支部按照“岗位所需、党员所长”的原则,根据岗位申报人选的情况,从政治责任感、事业心、群众基础、履职能力等方面对申报人员逐个进行讨论审查,初步确定上岗党员和相应岗位,然后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介绍每名申报岗位党员的基本情况、申报的岗位以及党组织审查情况,提交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确定上岗党员。同时采取民主推选的办法,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从每一类岗位中推选一名牵头人,负责该类岗位党员的组织、协调和交流工作。对重要岗位和要求较高的岗位,原则上从乐于奉献、公道正派、威信较高、身体素质较好、有一定特长的中青年无职党员中挑选;对年纪偏大、身体状况不佳的党员可以不要求上岗。
5、公示明岗。村党支部通过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村务公开栏(墙)等多种形式向党员和全体村民公示无职党员认岗定岗情况和岗位职责要求,增强党员的履职意识,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
6、引导履岗。党员上岗前,各县、城区各镇(乡)、村党组织要集中对上岗党员进行一次系统培训,提高上岗党员履行职责的能力。同时,村党支部要采取帮助制定计划、组织开展岗位竞赛、岗位评比激励、树立先进典型示范等方法,为无职党员指路子、教方法、解难题,鼓励支持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Tag:工作意见,安全生产工作意见,安全工作实施意见,报告总结计划 - 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