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史學方法
1.能辨別過去與現在的不同,不能用現在的觀念認識過去。
2.能辨別事實與解釋的不同,不能將解釋視為事實。
3.能了解蒐集資料的基本要求。
三、史料解析
1.能辨別原始史料與第二手史料的主要不同。
2.能分析出史料中的主要概念。
3.能將史料中的重要概念配合自己的歷史知識,作出完整的歷史敘述。
四、歷史解釋
1.能指出歷史事實中的因果關係。
2.能說明歷史事實的概念與意義。
3.能對事件、人物、制度等做出合理的評論。
五、文字表述
1.表達準確,邏輯嚴謹。
2.文字通順,段落分明。
看完以上資料,相信你應該開始明白,為何近幾年來指考的歷史科均標總是如此低分,因為大部分同學仍停留在歷史背多分的觀念裡,所以一看到指考的題目就想哭。
那麼究竟該如何培養你的歷史思維能力呢?
一、課堂三到:耳到:聽明白以確實瞭解;手到:勤做筆記;心到:記住重點。現在高中歷史課本,一共有六個版本,內容頗有差異,所以,現在的歷史教學或考試,著重在同學能否瞭解歷史的重要「觀念」,不是片段的「記憶」,是前因後果、來龍去脈的「理解」。這些觀念的理解、思考,除了課本提供了必要的線索以外,老師課堂上的解說,以及同學們動腦筋的消化吸收,才是學習歷史成功的關鍵。另外,同學常常忽略了課堂筆記的重要性,老師課堂的解說,最好能要求自己勤動筆寫下,因為你日後複習時很可能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二、自我複習的基本要求:檢驗自己是不是真正「理解」歷史的一個方法,就是當自己閱讀完一段課文後,蓋上課本,試著用「自己的話」簡短說明課文重點,但並不是要你照課本順序大致背出來,因為背完與真正瞭解是有很大差距的。當「理解」的功夫做得紮實,甚至不需要老師找出重點,你自己就可以判斷某一段課文的重要與否。而且,因為許多觀念都可以互相印證,當你懂得「理解」的好處以後,閱讀課文、考題或其他資料都將容易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