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研究历史要把历史发展的线索。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提纲挈领地把教材的知识点编织起来,穿线结网,构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轮廓。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教材内容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纲举目张,便于记忆。掌握历史线索有以下十种主要方法。
一、以一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上寻原因背景,下联结果影响
对于枝蔓少,主干突出的教材内容大都适用此法。如此北宋的统治,可以王安石这变法为中心事件,前后联系就是一条线索。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财困、民穷、兵弱;变法目的是克服危机,富国强兵;变法的几项措施就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变法的结果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用人不当,加上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变法遭到失败,北宋统治危机加深,金攻灭了北宋。
二、历史年份为线索,指出每个年份发生的大事
如美国独立战争,就可以五个年份六件大事为线索;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是开始;同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委任华盛顿为大陆总司令是建军;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布《独立宣言》,正式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转折点;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司令康华利投降,北美独立战争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三、以标志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事件为纲,构成各个社会形态演变的线索
如日本的历史: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奴隶社会形成和发展;646年的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1192年,幕府首脑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日本进入封建军事专政的幕府政治时期;1868-1873年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逐步转变为帝国主义国家。
四、以历史发展阶段为线索,梳理各个阶段的史实
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的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四个阶段为线索。
五、以重大历史事件发展进程为线索
如德国十一月革命:1918年11月,基尔港水兵发动起义,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1919年1月,柏林工人大示威,反对艾伯特临时政府,是革命发展;1919年4月,慕尼黑工人起义,成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被颠覆,革命失败。
六、以历史人物的活动为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