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制度机制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收获。经过多年的实践,各地面对不断拓展的工作领域和不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虽然采取的具体解决办法各不相同,但重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研究解决问题的方针思路是共同的。今年以来,全系统通过制度创新和机制完善,推动了若干具体工作的深入开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在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工作机制上,市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试行)》,针对调整劳动关系的新要求和个私经济组织迅速增长的新情况,及时将工商联纳入三方联席会议组织,进一步扩大了这一机制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助推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注重加强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各县(市、区)的技工学校、中职学校和吉利技师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他们在技能教学方面和实训设备方面的优势,结合台州产业集群优势,对接培养相关人才;在基层基础建设上,许多地区继续大力推进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再上新水平,并努力将劳动保障服务延伸到农村基层,为开展统筹城乡的劳动保障工作做了许多抓基层打基础方面的准备。同时,各地都在竞相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一些地区有新的突破;在作风行风建设上,结合市委统一部署的作风建设活动,市局广泛开展了以“解放思想、激发活力、创业创新、改善民生”为主题的大讨论大实践活动,引导干部职工不断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创新发展理念;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服务企业发展,对各类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将原有的8项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削减为7项,将原有的40项非许可行政审批项目归并削减为26项,其中14项办理时间提速1/3以上,2项承诺即时办理。各地也把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态度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重点,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全系统干部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的效率效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关于当前劳动保障工作形势把握及应坚持的工作原则
在看到成绩和进步的同时,大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若干方面改革的深入、党委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以及城乡劳动者和保障对象多方面期望值的普遍提高,劳动保障的工作领域、工作目标、工作对象、工作方式等若干要素都处在调整转变之中。今年5月份市委三届十次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改善民生的决定》,其中“城乡统筹”、“和谐社会”、“长效机制”、“基层基础”等工作部署的“关键词”对我们这样的民生部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城乡统筹”意味着全面地扩大了我们的工作领域,若干倍地增加了我们的服务和保障对象;“和谐社会”意味着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标准,一事当前,我们必须特别关注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注意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长效机制”意味着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我们必须自觉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方面投放更多的精力;“基层基础”意味着工作重心下移和一线力量强化,我们必须在软件硬件建设上谋求新的突破,致力于把劳动保障的公共服务工作做到城乡老百姓的身边。
就我们面临的具体工作而言,有些是制度安排层面的,比如养老保险现收现付模式以及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带来的潜在支付风险的逐步化解;社会保险待遇人群差、地区差等现实矛盾的逐步解决;“求职难”与“招工难”现象并存背后深层次问题的正确处理;社会呼声强烈的一线在岗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真正建立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寻求办法。有些是工作落实层面的,比如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顺畅转接落实不够;社保扩面虽然实现时序过半但整体幅度却处于全省后列;被征地农民就业率不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可能引发年底劳资纠纷案件骤增;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人数明显低于时序进度,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能适应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等等,一般都是认识不清、工作不实、力度不到带来的问题。除了这些通过我们自身努力可以解决或逐步解决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些矛盾和问题则需要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方面的配合才能得到解决。比如工作领域的拓展对就业、社保、维权的服务能力、经办能力、执法能力的要求空前提高,劳动保障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财政投入的需求不断加大,《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施行赋予全系统在用工管理等方面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等等,特别需要我们强烈呼吁,积极宣传,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旅游劳动,领导讲话稿范文,领导讲话稿模板,领导讲话稿 - 旅游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