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4、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最根本的检验标准,强化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公道正派,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时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够担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后备干部队伍。加大干部培训力度,选拔有一定外语基础和本科以上学历的县处级以上优秀干部到国外进行中长期培训。选拔培养一批公共管理硕士。积极做好经济强县和经济欠发达县县(处)级干部对口交流挂职工作,促进县级领导班子建设。
5、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遵循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规律,以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企业家为重点,加快建设职业化、现代化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实施“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建立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库,积极探索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的新途径。加大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选择部分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进行人才专项服务试点。总结经验,扩大范围,形成制度,不断增强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6、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着力培养造就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新世纪人才工程”,培养造就一批能够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知名专家学者,一批在国内各学科领域具有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一大批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在全省高等院校实施“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用5年左右的时间,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100名特聘教授,建设100个重点学科,建成100个高水平学术团队,培养400-600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同时,在文化、卫生、农业、经贸等领域实施“泰山学者”建设系列工程,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高层次人才群。抓紧培养一批急需的金融证券、法律、外经外贸和精通世界贸易规则的专业人才。注重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用。
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7、实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高等教育改革、调整与发展步伐,按市场需求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扩大学校自主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力争到20**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160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达到100万人以上,在校硕士研究生10万人,博士研究生1万人。建成2至3所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大学,10所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大学。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采取有效措施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8、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发展和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加快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建设,重点培养能够立足市场需要的技工和高级技工,逐步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高级技工教育为依托、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培养大批经济建设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和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加强公共技能实践培训基地建设,为社会高技能人才成长提供服务。完善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企业单位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用的高技能人才认定制度。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为技能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力开发和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科普组织的作用,实行农科教相结合,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