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口和计划生育21世纪全面小康促进计划
围绕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并相应确定了经济建设、民主法制、民族素质、可持续发展四个指标体系。《21世纪全面小康促进计划》就是依据上述要求制定的。
一、面临的课题和对策
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步年。计划生育部门回应这一重大课题,可以有两种选择。其一,抓人口控制,稳定低生育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其二,纳入部门职责,融入具体工作,通过卓有成效的服务,加快实现“全面小康”。显然两种选择都是必要的,但后者更具挑战和积极意义。如果相关部门都能把自身的能动作用发挥出来,紧紧结合本单位实际迅速切入进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将大大加快。
确定这样一种选择,必须首先着力解决诸多不适应问题。一是认识上不适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缺乏理解,头脑里“计划生育”与“全面小康”还相当隔膜,思想准备不充分。二是工作上不适应——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两个转变”尚有距离,新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还有待完善。三是组织上不适应——协调力度不强,个别部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职责落实不到位,在全社会没有真正形成合力。四是保障上不适应——经济的欠发达导致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兑现不及时,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计生事业费投入不能足额,综合改革缺乏必要的财力支撑。凡此种种,都制约着《全面小康促进计划》的顺利实施。
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计划生育部门要在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制定正确的对策:第一,转变观念,谋求发展。坚决摒弃与己无关、无所作为或难有作为等思想倾向,充分认识和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计划生育必须融入其中,主动工作,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献计出力。第二,转变方式,提供服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育权益与家庭利益,没有适度的人口规模、良好的人口素质、合理的人口结构作支撑,“全面小康”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为此,计划生育工作部门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重管理轻服务的工作方式,围绕人口规模、素质、结构做文章,在提高计生家庭富裕程度上下功夫。第三,转变机制,合力推进。机制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计划生育促进全面小康建设,一要坚持党政领导,坚持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两手抓;二要搞好部门协调,实现良性互动,协同运行;三要吸引群众参与,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有了党政重视、部门配合、群众参与,就能较好地解决人口数量过多、综合素质不高、年龄结构老化、城乡及地域分布不合理、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压力大等相关问题,计划生育就能有效地促进全面小康建设。
二、设定的目标和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根本目标是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我们推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全面小康促进计划,就是以惠及绝大多数育龄群众为基本出发点,以计划生育家庭为基本活动单位,通过各种有效服务满足其多样化需求,使其生活质量、生育质量和生命质量逐年提高,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引领群众走上少生快富之路,加速实现市委提出的“提前三年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承载项目
在全市范围内选取8000户左右计划生育家庭,依据不同经济生活条件和文明素质标准(具体条件附后),设定为示范户、带动户、帮扶户和救助户(简称“四户”),通过计生部门和相关组织的扎实工作和艰苦努力,让这些家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涉及领域及评价要素:
1、生活质量方面
家庭人均年收入、居住面积(条件)、恩格尔系数(饮食费用占全部生活费用比例)、在外人均消费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