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19日,中央红军占领泸沽后,继续北亡抗日。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前堵后追的困境,红军决定抢渡天险大渡河。
从泸沽通往大渡河有两条路,一条大路,一条小路。走大路,前面有敌人一个旅的阻击;走小路,要通过彝民区。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地对彝民进行盘剥、压榨和镇压,彝民十分仇恨国民党军队和汉人,不允许国民党军队和汉人进入彝民区。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人经反复研究比较,决定走小路,并决定由刘伯承任司令、聂荣臻任政委,抽调一军团的部队组成先遣队,进入彝民区做彝民工作,为中央红军主力开辟道路。
5月22门,先遣部队向彝民区进发。当部队刚进入彝民区境内,四周便传来“呜嗬!”“呜嗬!”的怒号声,随着响彻山谷的呼喊,彝民们成群结队地拿着大刀、土枪、长矛、棍棒挡住了去路。红军耐心地向彝民说明情况:我们不是国民党军队,是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彝族人民的兄弟,是专门打国民党军队的。红军不是来抢劫彝民群众的财物,只是借道北上抗日。彝民们对这番话似乎不理解,仍然挥舞着手中的武器,高喊着不让部队通过。这时,先遣部队后面突然响起枪声,一队彝民在一些人的唆使下,向红军工兵连开枪,并将工兵连的架桥器材和物品一抢而空,还扒光了战士身上的衣服。
然而,先遣队的官兵们遵照党和军队的性质、宗旨,牢记毛泽东的嘱托:“过彝民区,一定要尊重彝族同胞,不能打枪,不能伤害彝族兄弟。先遣队的任务是宣传我们党的民族政策,用政策的感召力与彝族达成友好。”他们对彝族同胞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反复宣传共产党的宗旨和红军的性质,宣传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彝民们看到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与国民党的军队完全是两种军队,从而改变了对红军的看法。彝族首领小叶丹得知情况后便提出:如果红军真的把彝族人民看成是兄弟,刘伯承就应当和小叶丹结为兄弟。
刘伯承听后十分高兴,当即表示:我们和彝族不结盟是兄弟,结盟更是兄弟。”于是,他和聂荣臻等商议后,驱马来到了约定的地点,按照小叶丹的要求,举行了结盟仪式:刘伯承和小叶丹并排跪在地上,面前摆着两碗滴过鸡血的清水(当时没有酒),小叶丹首先端起—碗,郑重地宣誓:“刘司令和小叶丹,在海子塘边结为兄弟,以后如有改变,同鸡—样地死!”刘伯承也双手高高地端起碗,宣誓道:“上有天,下有地……刘伯承愿与小叶丹结为兄弟……”两人说罢,将血水一饮而尽。结盟仪式结束后,刘伯承向小叶丹讲了许多革命道理。刘司令员的话,句句打动了小叶丹和彝族同胞的心。临别时,小叶丹把自己骑的一匹高大的黑骡子送给刘伯承,并一直把刘伯承送到自己管辖区的边缘,还亲自选了几个彝民兄弟为向导,给红军带路。
红军主力向北进发了,彝民的呼喊声又—次在山间回响。不过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这次的呼喊声表达的是彝民对红军的欢送之情。小叶丹率领彝民们站在村子里热烈欢送红军,经过七天七夜,把红军全部安全地送出了彝民区。 (摘自《刘伯承军事生涯》)
教学参考之十:
历史长河中的杰出共产党员
编者按:下面介绍的几位杰出共产党员处于不同的时代,他们的先进事迹也各不相同。从这几位党员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对党的先进性有不同要求。
“爆破元帅”董存瑞
马祥林
1948年,党中央发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
l948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响了解放隆化县城的战斗。共产党员董存瑞所在的 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称号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
战斗十分激烈。当人民解放军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河道桥上的暗堡里的机枪突然向我军开火,部队遭受重大伤亡。为了拔掉前进中的这颗“钉子”,我军派出了一个个爆破手欲把这颗“钉子”炸掉,但由于敌人火力太猛,一个个爆破手都在途中倒下了。面对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了桥底。此时,他的左腿已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距离,河道两侧护堤陡滑.董存瑞两次安放的zha药都因没有支架而滑了下来。这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zha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Tag:学习材料,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师德师风学习材料,职场常用范文 - 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