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省部级干部培训班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锦涛总书记的这段论述,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说的相当清楚。当然,有些专家学者从政治的角度还提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都有“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构想。中国文化自古“贵和”。西方近代最早提出“和谐社会”概念的是世纪初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想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产党的执政目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断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现在,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任何一项大的改革举动都可能带来正反两方面的社会集群效应。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巩固改革成果,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把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上述这些理论我都认同但不详细来谈。我这里想重点从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发展背景来说明,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一个命题。我感到以下四个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转型。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全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日益提高。××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美元,正在向美元的新目标跨越,这标志着我国已由世界低收入国家跨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这是一个社会转型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既有可能是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有可能成为一个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处于这一发展时期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了新的重要时期。但是必须看到,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任务异常严峻和艰巨。从国内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看,我们已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世界上一些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这一关键时期,在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美元,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社会结构转型,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往往;是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各种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拉美现象”。(走出困境的是亚洲四小龙)。,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正确把握这一时期的特点,适时进行政策调整,经济社会就会快速发展,反之,就可能出现经济停滞不前,社会矛盾突出,两极分化加剧甚至造成社会震荡。现在,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矛盾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把握好这一社会发展规律,高度重视收入差距问题,建立公平的社会发展环境,做到趋利避害,实现平稳过渡,成为是我们党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也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
()差距过大。很少有哪一个国家不存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但我国的上述差距是如此之大,且还在扩大之中,这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性障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学习材料,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师德师风学习材料,职场常用范文 - 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