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记叙文,要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在简洁的文字中表现人物的性格,在曲折的情节中表现事物的发展,在生动的叙述中渗透自己的感情。这就是“在简洁的文字中”“ 在曲折的情节中”“在生动的叙述中”“两表现”“一渗透”的写作训练方法。考生在文章中要做到“细处要‘戏’”、“平中见奇”。这里的戏就是指文章的意趣、意境、意旨。戏从生活中找来,从品味中悟来,从选择中淘来,从铺叙中得来。在这个时候,平时生活中的观察和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叙事为线索表现人物心态的题目,在选材的时候要把着眼点放在如何自然方便地表达人物的心态体验上。细节点的描述要和心态体验的表达很好地结合,以求波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共鸣。有时候可以适当地在文章中加点神话传说或是历史典故,这是写作中的味精,它能给文章增添浪漫的色彩和文化的底蕴,使你的文章摇曳生姿。
(三)议论文的例证
如果是写议论文,特别要注意论证的有理有据,道理论证与事例论证相结合。文章的例证要具有代表性,古今中外的、大的小的、正的反的,要做出一定的比较;要注意有详有略,大家最好是选取一个例子详写,其他的略写。如果在列举事例之后加以合理的推广和联想,你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议论文中对比论证通常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四种方法:
一是同一事物的今昔对比,主要用以突出变化;
二是同一事物的正反对比,主要用以彰显优劣;
三是与假设的情况作对比,突出现实状态的珍贵或者形势的严峻;
四是相关事物的对比,突出你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综合运用这几种方法,可以使你的文章更有力度,更使人信服。需要注意的是,在议论文中,列举了一个或几个很有说服力的事例之后,要记得来几句简短精炼的议论性文字,对事例所说明的问题进行评论,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文章的语言
语言在文章中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一般说来,记叙文的语言要生动形象,优美细致;议论文则要铿锵有力,一气呵成。如果你的文章有很好的语言,即使构思并不是多么的精巧,也一样可以得高分。因为现在高考时实行的“一票肯定制”,就是说只要你的文章在某一方面很是突出,其他方面即使只是一般,也可以因此得到很高的分数。怎样才能使你的语言能打动人呢?除了我在前面讲过的平时要多练习遣词造句之外,考场上也要注意运用多种技巧。比如,多引用名人名言、诗词名句、谚语俗语,妙用成语,议论文善于运用设问、疑问、反问、排比、对比等多种句式,记叙文巧用明喻、暗喻、拟人、比拟、象征等多种修辞方式。如果这些你都不会用,那也没关系,如果你喜欢唱歌,那就用歌词吧;如果你喜欢看电影,那就引用经典电影的经典台词吧;如果你很新潮,你就多用一些时尚词汇吧……仔细想想,其实我们的语言真的是摇曳生姿的。
但是,我所说得这么多语言的修饰,并不是要你在同一篇文章中同时使用,这样一来,整个文章一定会显得杂乱无章、华而不实,难免有堆砌之嫌。不论使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注意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哦。
我们需要生动,但生动与写得质朴清新、浅显通俗并不矛盾,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大白话铸就了千古绝唱,余光中的一首《乡愁》用极其普通的语言倾倒了多少海外游子,关键是看你擅长于什么样的语言风格,你的文章适合用哪种风格。
我们讲了文章的审题、拟题、构思,还有语言,最后要注意的是什么呢?聪明的同学一定会想到,那就是作文卷面的整洁。这可是影响老师心情的大问题哦。大家的字不一定要像书法家那样写得很好,但是一定要整洁,让老师看出你很认真、很细致,这样就可以了。如果你能够写得赏心悦目,那就更好,无形中可以让你的作文高出几分啊。
四、客观题篇
语文试卷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前面的客观题中像拼音、成语运用、修改病句等等,在高三的时候,老师一般会集中时间对每个专题进行训练,我想,只要大家平时上课的时候多注意掌握生字词,稍稍用一下心就可以了。我就不再这里赘述了。
不过,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还是要简单介绍一下。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我们通常有三轮复习。在第一轮,通常采取大面积撒网的方法,把所有可能考到的考点、知识、常见题型全都复习一遍,通过背诵、做题、巩固等方法,做相对比较粗略一点的复习,但是有利于对考试的总体把握;第二轮复习则主要是通过做题来完成的,包括高考真题、模拟试题等等,采取题海战术,检验并强化第一轮复习的效果,同时,在此过程中,加深记忆和理解,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第三轮的复习,主要是翻看做过的题目,特别是注意以前做错的题目,查缺补漏,有重点地记忆。这样的复习思路对于所有语文客观题的备考都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像我上面提到的拼音、成语和病句等题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语文学习方法,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初中语文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