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乡(办事处)党委、各有关单位党委(党组):
为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整合各类远程教育资源,将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打造成为农村教育总平台,切实发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决定开展全县农村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工作的深远意义
1、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工作,是加强农村各项教育,提高党员群众素质的重要举措。远程教育是一项惠民工程。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教育培训,为推动农村广大群众教育培训从手段到内容全面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决传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有了新的保障。前阶段,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远程教育网点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基本建成了比较健全的网络体系。今后远教重点工作是学用结合,充分发挥其农村教育总平台作用,当前着重是扎实做好共建共享工作,通过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动员各有关部门共同建设远教平台,丰富远教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学用效果。
2、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工作,是各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建在广大农村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点,是各部门和单位服务基层、推进工作的重要阵地、重要资源。每个部门可以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平台宣传政策法规、组织活动、部署工作,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部署及时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真正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广大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和实用技术的致富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之前的职业技能传授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点,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工作,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有效载体。当前,全县上下正在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各个部门的工作作风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进一步树立心系百姓、真情为民的形象。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逐步形成教育手段载体化、教育方式制度化、教育内容经常化,可以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通过各部门发挥职能优势,经常性充实远程教育平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功能,可以在服务中拉近与基层党员群众的距离,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使现代远程教育成为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一个新的凝聚点。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任务,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在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综合作用,为农村基层党员群众接受政治理论、政策法律、科学文化、实用技术等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2、主要目标:整合各个部门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对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作用,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打造成农村教育总平台,推动我县“两个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具体内容
1、整合硬件资源,共同建设远教站点。要充分整合农村基层各类活动阵地、基础设施,将村(居)的办公场所、基层党校、党员活动室、农村文化活动室、科技书屋、计生学校、健康俱乐部等与远教站点建设结合起来,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一站多用或多站合用,最大限度地把现有资源用好,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加快现代远程教育与面向农村的政务、党建、农经、教育、卫生、文化、劳动等县级部门各个网络链接,增强实用性;整合农业政策和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市场信息、农业气象、计划生育等各类信息资源,提高远程教育网站针对性。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联系点制度,加大帮扶力度,共同推进远程教育工作开展,确保在十七大召开前完成行政村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全覆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