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大力实施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系统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发挥政府培养人才的导向作用,采用政府指导性培养和单位内部按需培养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外培养相结合,学历培训和专业进修相结合等形式,加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举办EMBA总裁研修班、“初、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培训班、“企业家论坛”等多种形式,培养1000名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综合管理技能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培养一大批在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拥有实际管理操作技能的初、中级职业经理人。
(三)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实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步伐,实施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等为重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工程。大力开发、整合和充分利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等现有继续教育资源,建立继续教育基地网络体系,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公共培训学习活动和学术论坛活动,有计划地选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赴国内外培训或进修,每人每年平均参加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每年接受继续教育面不低于50%。将继续教育的学时和效果,与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和专业技术职务续聘相结合,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依托各类技术开发中心、科研单位、博士后工作站、专家产业基地以及重点项目、重点课题培养高层次人才。根据高层次人才承担的项目或课题,用“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每年择优资助30名左右,以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专家后备人选的培养,壮大专家队伍。启动“紧缺人才培养计划”,根据我市人才发展重点,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赴国内外进行中短期培训。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紧跟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中青年高级专家。
www.xuexue6.com(四)以提高岗位技能操作水平为核心,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www.xuexue6.com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为高技能人才和紧缺技能人才的终身教育培训提供载体。加大办学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应足额将地方教育费附加的20%用于职业教育,改善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办学条件。
运用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机制、岗位技能工资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推动企业将技能培训与考核、使用、待遇紧密联系。组织生产一线职工,广泛开展拜师学艺、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技术攻关、创新创效、观摩研讨等活动,培育技能领头人。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强化岗位培训,促进岗位成才。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培养一大批各类高技能人才。
(五)以提高示范带动能力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针对农村人才短缺的现状,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批农村优秀青年参加多种方式培训。充分发挥现有的农、林院校,农业、林业广播电视学校,各类培训、教育基地特别是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不同专业的培训或短训;重点选送一批后备骨干到各类农业大中专学校进行脱产委培,培养1000名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各个行业、领域,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各类实用型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争取在20**年前,使全市每村平均拥有1名大学生。以农业实用技能为重点,开展各类农民教育培训,培养一批农民科技示范带头人、农民企业家和农村经纪人,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引才机制,广泛吸纳人才
(一)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积极引进我市发展高新技术、重点工程、重点学科、新兴产业、规模企业等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大力实施招硕引博和万名引才工程,建立高层次人才储备机制。企事业单位可设立首席专家、首席教授、首席技能大师等特殊岗位,引进各类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有专门特长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到20**年前,引进本科以上学历人才3万名。
(二)进一步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才机制。实行柔性引才,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智力流动、来去自由的人才流动形式,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鼓励企业事业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承包、技术入股、人才租赁、在国(境)内外人才密集地设立研发机构等方式灵活引进国内外智力。实行项目引才,根据项目特点、规模、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引进各类人才。以大中型企业为载体,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产业基地,构筑人才小高地,广泛网络聚集人才。引导和鼓励中省在宜单位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科技发展提供有偿服务。www.xuexue6.com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