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强化扶持,注重创新,着力繁荣文艺精品创作,积极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有没有精品力作,有多少精品力作,是检验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一个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要把打造精品作为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文化精品的示范导向功能,整合文艺资源,推进文艺创新,形成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繁荣局面。要结合时代要求,弘扬民族精神,突出厦门地方特色,注重文艺作品题材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努力在专业和群众文艺创作的数量和质量上取得新突破。要强化厦门地域文化品牌建设,以高水平的文化服务、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形成厦门自己的文化品牌,带动厦门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繁荣文艺创作,始终是文化工作的中心任务,各级文化部门和各个艺术门类都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找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确定主攻方向,集中力量抓突破,力争做一件、成一件、精一件。我市歌仔戏团的《邵江海》在第九届全国戏曲艺术节上获得大奖,取得很好的成绩。从创作到最后获奖,历经数年,反复多次地修改,越修改越成熟,越修改效果越好。这就是精品创作的一个规律:一部真正的精品力作,必须经过千锤百炼。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很大的潜力,要沉下心来,以一流的标准、扎实的工作,创作出一批全国有影响、长期站得住的精品力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秀作品和更好的文化服务,为厦门市建设"艺术之城"增添新的光彩。要不断加强艺术教育和艺术科研等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好各门类文化艺术人才、文化艺术经营管理人和文化艺术发展所需要的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为精品生产和艺术繁荣提供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今年,要举全市之力努力办好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把它作为今年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文化部门和直接相关的单位要全力投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也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本次比赛取得圆满成功。同时,还要办好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海峡两岸南音展演暨闽南民间艺术节等有影响的大型品牌文化活动,积极开展第三届群众艺术节和“温馨厦门”广场文艺演出等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抓紧筹备长征胜利70周年、厦门特区建设25周年、建党85周年、“6.18”福建招商会、“九.八”投洽会10周年大型文化艺术活动。
2、要积极扶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基层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开展文化活动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各级文化部门要积极探索,广开渠道,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占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阵地,为厦门建设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长规划、短安排,做到年年有特色、月月有活动。要坚持“两面向”、“三贴近”,以群众艺术节、“温馨厦门”广场等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精神文化产品送到群众身边,要进一步丰富文化下乡的内容和形式,大力开展送文艺下乡、送文艺进社区活动,认真实施电影“2131”和数字电影等文化建设工程,将百场电影送进村,将百场演出送下乡,逐步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要充分发挥文化先进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繁荣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旅游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和节庆文化,在全市形成重视基层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大力推动特色文化创建活动,努力争创特色文化区、特色文化镇村,培植一批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特色文化明星,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要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积极鼓励和倡导社会自办文化,进一步满足群众求知、求健、求美、求乐的需求。
3、要加强管理,促进繁荣,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繁荣是根本,发展是关键,管理是保障。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继续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以繁荣推管理,以管理促繁荣,确保文化市场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要抓好制度建设,履行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监管职能,以改进工作作风为目标,加强行风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由粗放式管理式转向简约式的服务。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放行政审批权力,规范执法行为,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不断增强文化市场依法行政能力。要建立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文化市场整顿规范工作,坚决打击违法经营行为。要努力提高市场监管和执法的科技水平,用科技手段调控与引导文化市场的管理,继续大力推动文化市场电子政务和网络监控平台建设,拓展监管空间和时间范围,确保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当前应认真做好国务院新修订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和《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全面贯彻新条例精神,尤其是各区文化部门要落实属地管理,明确职责,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经营活动,实行规范管理,确保我市娱乐市场和演出市场健康、繁荣地发展。要积极培育多元化、有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及时调整市场准入政策,广泛吸引民营、个体、外资等非公经济参与文化市场建设。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发展连锁、超市等现代经营方式,推广量贩式娱乐经营模式,举办独具特色的展会活动,促进文化市场业态转型升级。要不断拓展文化市场建设领域,不断提升文化市场建设层次,进一步培育扶持农村和基层文化市场,增强服务意识,促进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取得新进展。要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和发展文化市场为“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努力塑造“务实、高效、公正、廉洁”的文化市场管理队伍新形象。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