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在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励精图治,奋发图强,通过不懈努力,正逐渐形成了“两个群体”,即一个讲团结、比奉、献识大局的和谐的教师群体和一个学风浓、校风正的学生群体,摸索出一条“在文化熏陶中抓德育,在德育教育中学文化”的学校德育路子。现就我校近年来德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共辖有10个校点,有教学班67个,在校学生1963人,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89人;有在编教师114人,其中小高34人,小一76人;未定级4人;中心校于20**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学校。
二、具体工作
(一)努力为孩子创建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水平,发挥样榜效益
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云南省公务员八条禁令》、《云南省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昭通市教师十不准》和“八荣八耻”等内容,不断提高教师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为样榜效益打下思想基础。
②抓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带领教师认真学习《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教育法规,拟定学习活动方案,强化依法从教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为样榜效益奠定法律基础。
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中心校与各校、各校与教师均签订了师德承诺书,凡是违反师德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为样榜效益落实制度保障。
2、健全一个组织
.健全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实现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障 。学校建立健全以校长为首的由党支部、教导处、大队部、工会等共同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德育工作的规划、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德育目标的制定。教导处、大队部是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起草和组织实施德育工作计划、班级评比办法、充分发挥指导、检查、协调作用。各班级是执行层,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具体实施德育工作计划,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学校的每个工作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要求和考核细则,每个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有德育岗位。
3、落实“两员”
①少先队必须要有组织者、管理者和倡导者,因此各中队和大队均培有辅导员,负责各中队和大队的具体工作,负责对少先队员进行全面的教育和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②我校着力营造学法、守法的氛围,切实加强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因此,各校均聘请了法制辅导员,适时对学生进行法制专题教育,使学生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同时还进行了德育教育。
3、做到“两个保障”
①经费作保障。近几年投入大量经费为鼓号队购买队服、器材、开展各种活动、为广播站添置设备等。
②组织作保障。班级建设是学校常规教育与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学校制定了符合实际的班级评比办法和班主任考核办法,加强对班主任和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主要措施如:增设红领巾监督岗位,建立监督岗轮换制,把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把管理的权力还给每个学生;把创建特色班级的任务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学习知识,受到教育。同时学校积极总结反思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经验交流和推广,引导班主任加强学生个案分析及策略研究,从研究个别学生到研究学生群体;从研究学生某一方面的状态到研究学生整体的发展状态与需要。
4、重视少先队组织建设。
拥有坚实高效的健全组织是任何一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我校从实际出发, 在校内,建立了一支由校长、主任、大、中队辅导员、思想品德老师及部分科任教师等构成的德育工作骨干队伍协助少先队工作;根据队章规定建立了大、中、小队,组成了一支由优秀少先队大、中、小队干部组成的《日常行为规范》检查监督小组。在校外,建立了一支由校外辅导员、村委会干部和有教子经验的好家长组成的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校外德育队伍来辅助少先队工作。这样从领导、教师到学生,从干部到热心德育教育的家长,都纳入了学校的德育管理网络,从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庞大的工作体系,有效保证了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