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古代诗歌   名言名句  日记100字  员工手册
 
当前位置:学学咯公文写作网职场常用范文学习材料党课教程:党员心理健康党课讲稿» 正文

党课教程:党员心理健康党课讲稿

[09-22 20:31:02]   来源:http://www.xuexue6.com  学习材料   阅读:6943
概要:2.以自我为中心。一是固执己见。听不进不同意见,知错不改。二是惟我独尊。自以为是,盲目狂热。(二)工作倦怠1.情绪衰竭。总感觉工作压力大,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时常有挫折感。2.得过且过。工作无激情,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总是被动地应付本职工作,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三)心态失衡1.眼红心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看到有人富了起来,心理失衡。于是便以自身“优势”以权谋私,
党课教程:党员心理健康党课讲稿,标签: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师德师风学习材料,http://www.xuexue6.com
2.以自我为中心。一是固执己见。听不进不同意见,知错不改。二是惟我独尊。自以为是,盲目狂热。
(二)工作倦怠
1.情绪衰竭。总感觉工作压力大,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时常有挫折感。
2.得过且过。工作无激情,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总是被动地应付本职工作,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
(三)心态失衡
1.眼红心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看到有人富了起来,心理失衡。于是便以自身“优势”以权谋私,做出违法违纪的事来。
2.扳本心态。这主要表现在“59岁现象”的人身上,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在这种心态支配下疯狂“扳本”,总想在离退休前捞一把。
3.投机心态。明知贪污、受贿行为是犯罪,却要飞蛾扑火。这除了金钱的诱惑力外,主要是心存侥幸心理,因此铤而走险。
(四)自我封闭
自我封闭心理主要表现为:
1.人际关系紧张。在工作上不能与领导和同事交流思想、沟通感情。
2.过分担心。在领导面前小心谨慎、唯唯诺诺,怕得罪领导影响仕途;在同事面前不能坦诚相见,怕得罪同事影响关系。
3.不信任感。对周围的人缺乏信任,常怀疑别人的所作所为包藏不良动机;把同事看成各种利益的潜在对手,事事设防。因而总感到孤独和落寞。
三、维护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一)建立完善的自我调节系统
1.正确认识自我与现实。根据社会的变化和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观念、意识和行为,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和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得与失、成与败。
2.增强心理免疫能力。所谓心理免疫能力,就是每个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如勇气、乐观、人际技能、信仰、希望、忠诚、坚韧等。心理免疫能力强,就能以积极的情绪体验生活乐趣,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减少心理疾患。
3.加强意志锻炼。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战胜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力量源泉。自觉加强意志品质锻炼,提高自身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承受能力,就能做到勇于承受各种挫折,百折不挠,积极向上。
4.掌握自我调节策略。维护心理健康要学会自我调节,掌握调节策略。如消除烦恼可采用宣泄等自我调控方式;摆脱心理困惑可采用“回避法”“低调法”,适当降低期望值。因“官”念、“钱”途、物欲等引发的困惑,就可采用此法。只要学会自我调节,就可以缓解各种心理压力,享受快乐生活,通达人生。
5.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对困难和逆境,要着眼未来,关注全局,以开放的心态去积极应付。
(二) 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1.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建立有序公正、合理完善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中充分施展才华。这有利于维护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调动党员、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减压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由此引起一些同志的心理疾病。要医治这些心理疾病,除加强自我调节能力以外,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十分重要。
3.提高领导干部的心理领导能力。当今社会,由于一些同志易患心理疾病,因此,现代领导不仅要提高政治领导能力、业务领导能力,还要提高心理领导能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学习掌握基本的心理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提高心理领导能力,将心理领导科学运用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提高正确应对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这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根本之策。


上一页  [1] [2] 


Tag:学习材料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师德师风学习材料职场常用范文 - 学习材料
 
 
[ 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评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 | 管理 | 知识 | 作文 | 祝福 | 学习方法 | 诗词 | 幼教 | 英语 | 语文 | 试卷 | 教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