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的《复活》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忏悔的贵族”的形象,这一形象也成为良知转型的典型代表,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王尔德曾经说过:一个人最高尚的时刻就是当他跪在泥土中,敲打着自己的胸膛说出自己生活中一切罪恶的时候。当个人开始对自己的过往行径有反思和忏悔的时候,解剖自己的堕落的时候,真正的苏醒已经来临,人性之美在这个时候也有了最好的阐释。而早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唐朝,白行简的传奇小说《李娃传》也极其成功的塑造了李娃这个“忏悔的娼妓”这一典型女子形象。不同的过渡,故事发生的时间也相差千年,然而良知的复苏,人性的回归,却是人本能又理性的捍卫。
聂赫留朵夫的思想性格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阶段:一方面,他健康,真诚,充实,崇高,乐于为一切美好事业而献身。另一方面,当时他心里迸发出的对玛斯洛娃的爱情,具有一种纯洁和富于诗意的特点。放纵情欲,走向堕落的阶段:受习惯观念以及违背真与美原则的那种日常生活榜样的影响,他变得猥琐,低下,空虚和渺小,过着奢侈的寄生生活;另一方面,对异性纯洁的爱情消退了,认为女人无非是“一种享乐的工具”,在自己那个圈子里同性道德的怂恿下,诱奸了玛斯洛娃。这是“动物的人”压倒“精神的人”的阶段。从忏悔走向复活的阶段:法庭上与玛斯洛娃重逢后,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深睡在精神深处的精神的人开始苏醒。为玛斯洛娃四处奔走,按照“真理的原则”处理家庭财产,最后在上帝那里找到灵魂的归宿。这是“精神的人”战胜“动物的人”的阶段。
聂赫留朵夫有忏悔走向复活的过程,就是善战胜恶,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他的转变,是在他不断接触现实,认识“通行的”“习惯的”生活的恶,并经过内心的冲突,反抗,最终放弃他原先奉行的观点与准则的过程。托尔斯泰作为一个“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不自觉的阐释着这样一个道理:人的精神的升华和人的成长,不仅意味着对现实恶的否定,也意味着对产生这种恶的社会根源的否定,这一思想是极其深刻而积极的。
如果聂赫留朵夫的“复活”带有主动性,自发性,那么玛斯洛娃(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无疑是一个被牵引者,由聂赫留朵夫的努力帮助她完成复归。玛斯洛娃思想性格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天真纯洁的美丽少女她天真无邪,凭着一颗单纯的心,设想着世界的魅力,爱情的美好,沉浸在欢乐的生活中。
二:被诱奸,被去住,被遗弃,饱受磨难后沦为妓女。这一时期,她自暴自弃,抽烟酗酒,颠覆了最初对善,对上帝的信任,对恶的存在与力量深信无疑。天性中“人性”的东西已经不再。
三:由麻木走向苏醒。聂赫留朵夫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去唤醒这个“已死的女人’’的灵魂,这又经历了几个步骤:当他第二次在监狱见到她,并且提出与她结婚时,他愤怒的斥骂了她,这愤怒的爆发是她精神转变的第一个征兆;在他为她的安自己基本奏中,她对自己习惯了的生活产生厌恶感,并决心做一个新人;在他的积极付出中,她已经重新爱上了他,但她拒绝同他结婚,同他为了拯救她而提出结婚一样,都是为对方牺牲自己,这是复活的开始;在前往西伯利亚的途中,革命者高尚情操的影响是她走向复活的关键,她和西蒙松在一起,内心有了对新生活的热切渴望,她的精神最终彻底复活了。
玛斯洛娃的“复活”主要是在聂赫留朵夫的帮助下,在革命者的影响下,通过纠正她在病态社会里所染上的恶习来完成的。她的“复活”不是像聂赫留朵夫那样通过抛弃原有的贵族阶级固有的利己主义劣根性来完成的,也不是通过认识恶的危害性来完成的,而是通过认识善存在的可能性,树立对善的信念来实现的。
对人性的呼唤是文学作品的职责,无论古今,无论中外,在这一点上具有共通性。白行简的《李娃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主题。通过对比发现,李娃之于荥阳生,聂赫留朵夫之于玛斯洛娃,都是良知复苏,人性回归下得道德赎罪赫自我完善行为。
这篇小说也是描写贵族公子和妓女间的风流故事,但却塑造了与其他此类股市不同的形象:郑生不是眠花宿柳始乱终弃的花花公子,李娃也不是一般的受侮辱受损害的娼妓,李娃才一超群,身价高昂,有主见,有计谋,他见到鲜衣宝马进京应试的贵族青年荥阳郑生,便施展姿色勾引上门:当郑生资财荡尽不名一文时,又设毒计抛弃了他;后来郑生饥寒交迫濒于绝境之际,李娃又幡然醒悟出手相救,直至他功成名就,两人终成眷属。
不一样的人生,一样的艰难回归——比较《复活》与《李娃传》中的人性复活,标签:免费小说阅读,外国小说阅读,http://www.xuexue6.com
Tag:中外小说,免费小说阅读,外国小说阅读,语文教学 - 中外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