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世界近代史中,对美国在19世纪20年代在美洲提出的“门罗主义”政策,在我们的高中教材中只强调其主观意图是想排斥列强,独霸美洲,使美洲成为美国人的美洲。但如能实事求是的分析美国的这一政策,却在客观上维护了美洲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暂时的主权完整,为当时正在进行的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四:评价只强调客观性,忽视了主观性
同样,评价只强调客观性,忽视主观性也同样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如对于中国东北现在是我国重工业中心的原因分析,就有人这样说“中国东北工业有现在这样的发展,得感谢当时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这个结论自然是错的。问题是怎样去进行批驳。中国东北工业的发展主要是靠中国东北人民的辛勤劳动,虽然日本在殖民统治期间,对东北工业进行了一些投资和管理,确实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日本人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东北变为它进行侵略战争的基地,把中国东北的工业变为它战争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从东北掠夺了大量的工业原料、战略物资、劳动力和大量农产品等。所以这种观点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看到本质。
又如世界史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评价,教材中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完全不同,从一开始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个评价并没有错,但容易给我们造成了这样一个错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如美英等参战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其实,在二战中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既得利益;而客观上又符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潮流。其实这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规律)的分析中得出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观目的。
从以上四个方面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认识:课本内容是学习的主要依托,但不能学死,不能限制在课本的表述形式中;对课本中某些史实、观点、概念和结论等的不当或错误应能正确的分析对待,在分析中坚持以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衡量评价历史的惟一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予以客观公正的评述;同时要学会自己去寻找正确的规律和结论,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突破错误的思维定势。
Tag:历史学习方法,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如何学习历史,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