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古代诗歌   名言名句  日记100字  员工手册
 
当前位置:学学咯学习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高考历史解题方法与技巧指导(详细有例题)» 正文

高考历史解题方法与技巧指导(详细有例题)

[03-03 01:53:59]   来源:http://www.xuexue6.com  历史学习方法   阅读:6653
概要:A、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先进分子的领导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本题比较容易错选B项。审题时要注意题干中“广泛”一词,五四运动较辛亥革命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人、学生、商人等广泛参与。选项B和C只是中国人民的一个部分,要注意避免局部代替整体。正确答案是A。4.谨访“变换概念”,增强理解能力 历
高考历史解题方法与技巧指导(详细有例题),标签: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如何学习历史,http://www.xuexue6.com
A、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先进分子的领导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本题比较容易错选B项。审题时要注意题干中“广泛”一词,五四运动较辛亥革命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人、学生、商人等广泛参与。选项B和C只是中国人民的一个部分,要注意避免局部代替整体。正确答案是A。
4.谨访“变换概念”,增强理解能力
    历史概念是根据历史背景、存在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三部分概括而形成的。由于历史概念是史实的抽象和概括,它上承史实,下联规律,反映着错综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它既能考查知识水平的高低,又能考查出考生学科能力的强弱,近几年来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在历史概念考查中,命题者常常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制造分析、判断、推理等障碍,审题中不得不防。
【例4】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2000多年封建制度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解析:命题者用“偷梁换柱法”,将“封建制度”偷换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来增强试题的迷惑性和干扰性。“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仅是“封建制度”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但又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正确答案是A。
5.拨开“因果混杂”,培养分析能力
    在逻辑关系问题中,命题者常常设置因果关系倒置、时间先后顺序倒置等等,其中以因果关系倒置为多。因果关系的选择题中,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准确和透彻理解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联系。解答这类试题,一是要注意是因果型试题,还是果因型试题;二是要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三是确定答案后将选项代入题干看看是否成立,进一步检验答案是否符合要求。
【例5】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人民政协诞生的背景是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          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
C、《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背景发生在这一事件之前,人民政协诞生于1949年9月,D项1949年10月1日,首先排除D项,颈是人民政协的内容,而A项在内战一开始就有所体现。正确答案是B。
6.善辩“真伪信息”,发展迁移能力
    近几年来历史学科试题的一个特点是: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题型解题的前提是读懂材料,并将获取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挂靠课本),然后进行分析判断,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例6】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胸膛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长江  C、挺进大西南   D、发动三大战役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材料中“两个拳头(陕西和山东)这么一伸”指的是1947年国民党发动的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为了减轻对陕北和山东的压力,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尖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正确答案是A。
二、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二个方面着手
(一)审题必须把握的“一、二、三”
“一”是指“一个前提”,即“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二”是指“两个原则”,即“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首先是“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与设问相关的内容,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如果有效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影响得分。其次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事件,课本可能主要叙述其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历史学习方法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如何学习历史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评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 | 管理 | 知识 | 作文 | 祝福 | 学习方法 | 诗词 | 幼教 | 英语 | 语文 | 试卷 | 教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