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药品抽检工作。药检所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检验重点,稽查支队、各区县(市)局紧密合作,加大对中成药添加其它成份的监督抽样比重,为打击假冒伪劣药品提供了依据。全年共完成抽样检验1451批,为计划任务的103.6%,其中评价性抽验712批,不合格率为4.3%;监督性抽样739批,不合格率为14.5%。另外接受委托检验281批,不合格率为16.4%。
(三)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农村两网两房建设取得突破。
推进农村两网建设。在7个区县(市)16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药监为主、乡镇参与的农村药品监管网络,举办了首期全市乡镇分管药品监管工作领导培训班;在6个城区新聘了街道药品监督员41名,调整充实了社区药品监督员302名,弥补了老城区未设药监机构的不足。在省局的重视和指导下,在建德进行了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下设农村配送网试点,推动了农村药品配送规范化。目前我市有107个乡镇实现了药品配送供应“进乡”,有1027个建制村实现了药品配送供应“进村”。
开展农村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监管重心下移,加大两房建设工作指导督查力度,到年底,7个区县(市)乡镇卫生院规范药房、村卫生室合格药房分别完成193个、1727个,分别占应建总数的100%和84.2%,超额完成了省局和市政府确定的100%、80%的创建目标。通过创建活动,农村医疗机构药房硬件设施明显改观,药品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从药人员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农民用药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四)强化学习,完善制度,班子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结合药监实际,重点做好“一个深化”、开展“四个清理”、建立“八个制度”,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促进了局机关的各项工作。结合机关效能建设,认真开展争创满意单位活动,通过努力,20**年度排名为72位,评选综合得分同比比上年提高了0.16分,巩固了争创工作成果。
加强制度建设。市局在原有基础上修订、新订了18个制度,完
成了10个。在制度建设中,我们力求有所创新,如对ab岗工作制,一是突出审批、审核、发证、报名等主要涉及社会岗位的ab岗制,业务量大的还加一个c岗,确保来局办事有人可找;二是实行全员ab岗工作制,局领导率先实行;三是公开ab岗设置内容,全面告知岗位的主要职责和a岗、b岗的负责人姓名及在岗、去向情况,方便联系。再如一次性告知制,我们强调做到“三清”,即咨询服务一口清、发放资料一手清、申请告知一次清。在服务承诺、限时办结方面,我们重点在提速上下功夫,通过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加强学习培训。认真组织学习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内涵,完善机关“学习日”制度,深化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开展向高志全、卢茂林同志学习,争当“药监好卫士”和“基层站所万人评”活动,涌现了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典型;制定《药监系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对全系统干部职工集中4天进行培训,积极组织人员参加药学、医疗器械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启动市医药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工作,做好从药人员培训,全年举办gsp上岗培训12期1460多人、驻店药师及医疗机构药剂人员培训4期560多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14期3000多人。
加强党建和廉政建设。召开系统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大会,强化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党员教育和发展走上了规范化、正常化;围绕药品监管中心工作,开展各项党工团妇活动,增强了党群组织的活力;加强“一号工程”建设,邀请专家教授讲解“两个条例”,向涉药单位通报执法情况,双方签订廉洁执法双向承诺书,与市区两级检察院联合召开专题会议,共商预防职务犯罪对策,对系统内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亲友开办药械企业情况进行再清理,在12345、96666、96311专线的作风有效投诉连续三年实现了“零投诉”。深入贯彻《干部任用条例》,严格按制度、按程序办事;召开基层建设工作会议,制定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实施意见,强化区县(市)局党委制度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与区县(市)党委政府的沟通,落实药监系统双管干部管理办法,调整和充实了4个区县(市)局领导班子;开展局长下基层访谈活动,加强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和年终考核,促进了抓班子带队伍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税工质药,领导讲话稿范文,领导讲话稿模板,领导讲话稿 - 税工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