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填表,表达交流。 并提出各种关于传染病的问题。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可能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设疑:传染病为什么能流行?它有哪些基本环节呢?
展示:课本69页资料1。
提出问题: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什么?
病原体首先存在于什么人身上?
流行性感冒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到健康人身上的?
什么人最容易得流行性感冒?
教师归纳学生回答,提出:
流行性感冒流行的实质呢?
可以将这个过程分为几个环节呢?
分析:
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巾帼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提问:
1、资料2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回答。
流行性感冒病毒。
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身上。
飞沫。
4、老人和小孩。身体抵抗力弱的人。
流感病毒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身上通过飞沫传播到健康人身上。
学生回答:
病人或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健康人。
学生阅读69页资料2,进一步理解三个环节。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讨论:
传染病流传的三个环节可以缺少吗?
在2003年“非典”期间,为了预防“非典”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以上各种方法,各从传染病的哪个环节上考虑的?
归纳传染病的预防的方法。
讲:以下是几种比较常见的传染病,请同学们分析这几种病的特点,谈谈怎样预防?
肺结核(展示肺结核的有关课件。)
淋病 (展示有关淋病的有关课件)
讲:淋病的一些特点及对人的一些危害,主要的预防方法是杜绝性滥交,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
蛔虫(展示肺结核的有关课件。)
讲:传染病的预防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采取综合的措施,但又要根据具体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环节,做到中华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学生回答:
不能缺少。
各种各样的预防措施。如:戴口罩、打扫卫生、隔离病人、喝增强免疫的中药……
学生讨论以上的措施分别属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学生回答:
1、主要通过给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卡介苗。保护易感人群。其他的,如隔离病人,保护环境卫生,也是其中的方法。
3、主要以搞好个人的卫生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为主要措施。
教学点评: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包括健康的概念、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获得这些知识,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通过本节课的处理,效果较好。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分析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再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如传染病的预防,学生先回忆预防“非典”的方法,再从这些方法中归纳出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再运用这些措施讨论预防几种具体的传染病的方法。
课前调查,使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高,其内容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的有源之水。
www.xuexue6.com
八年级行生物教案第二节 免疫和计划免疫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
2、学生将自己的预防接种卡带来。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分析现象,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兴趣。) 展示各种现象。
药物过敏、骨折、肾移植前要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贫血、艾滋病病人、风湿性关节炎、肝癌。
提出问题:
1、在你的生活常识中,你理解什么是免疫?
(不要求学生提出的免疫概念假设准确,介绍免疫学与其它科学一样是一个逐步发展的科学,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引导学生进入以下的学习。)
设疑:1、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大量病原体的环境里,可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安然无恙呢? 讨论:以上的各种现象哪些与人体免疫有关?(不要求完整,因在本节课的最后还要进行讨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Tag: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高中生物教案,,教案大全 - 生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