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uexue6.com
八年级行生物教案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目标
1.模拟保护色形成的过程,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研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2.难点: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课前准备
1.彩色气球、彩色衬纸
2.视频、图片材料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课时一:
导入:生物进化的历程十分漫长,但英国的科学家却真正目睹了桦尺蛾百年的进化历程 演出课本剧,其他学生分析桦尺蛾进化的原因 指导学生排演课本剧,引导学生分析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 按照课本指导进行探究实验,并总结数据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课时二:
分析保护色形成模拟实验 分析保护色形成模拟实验的要点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实验要点
归纳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根据长颈鹿的例子,系统地总结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帮助学生总结
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一些生物进化的现象 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一些生物进化的现象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拟态、抗药性等现象
教学过程设计
课时一
教师: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录像认识了勇敢的总鳍鱼祖先是如何从水生生活艰难地登陆的。1938年人们在南非又捕获了这种曾被认为已经灭绝的鱼类。那么我们能否通过对这种鱼的研究,重现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吗?
学生:不能。要几百万年的时间。
教师:很多进化现象由于需要历经漫长的时间而没有办法被人类观察到,可是也有些进化现象在比较短的时间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英国曼彻斯特的桦尺蛾就是这样的例子。
学生表演:学生扮演爷爷和孙子上场。孙子将自己捕捉的昆虫标本拿给爷爷看,爷爷奇怪怎么找不到浅色的桦尺蛾,并拿出祖爷爷的研究笔记证明:1850年曼彻斯特的桦尺蛾是浅色占多数。孙子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找到的桦尺蛾都是黑的呢?
教师:大家能不能帮助他找找原因?
学生:因为环境污染,树皮都熏黑了,浅色的虫子容易被天敌发现,就减少了,黑色的不容易被发现,就存活了下来。
教师:是这样吗?我们通过一个模拟探究活动来检验一下你们的推测。
(指导学生讨论课本上模拟探究活动的步骤,组织学生活动)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记录数据,书写活动报告。
课时二
学生:发布探究活动结果。
教师:从上述实验中我们能够的出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和环境颜色一样的生物容易生存下来。
教师:在人们对桦尺蛾的观察中也证明了这一点。(阅读课本58页)桦尺蛾从浅色品种变成深色品种,也是一种进化。这种进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学生:桦尺蛾的颜色改变是环境污染造成的。
教师:桦尺蛾的颜色改变是环境污染直接引发的吗?由于煤烟,一只浅色的桦尺蛾会被熏黑,变成深色的桦尺蛾吗?
学生:不是,桦尺蛾本来就有深色和浅色两种。
教师:我们把同一种生物,有不同颜色(性状)的现象叫做什么?
学生:变异。(教师板书)
教师:不同颜色的桦尺蛾在天敌面前,存活的机会是不同的。我们把桦尺蛾和天敌的斗争叫做生存斗争(板书);而天敌对桦尺蛾的选择就是一种自然选择(板书)。
最早提出自然选择的学说的是达尔文。对于达尔文,同学们有什么了解吗?
学生:达尔文环球旅行,提出了生物的进化;达尔文从小热爱生物,曾经因为抓稀有的甲虫,把甲虫放在嘴里,最后甲虫都跑了;达尔文写了《物种起源》。……
教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一本划时代的巨著,它分析了很多生物现象,雄辩地辨析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就让我们看看达尔文是怎么解释长颈鹿的进化的吧。
学生:阅读课本62页。
教师:你能总结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吗?
学生:必须有生存斗争;必须能繁殖;要有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不利变异才能别淘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Tag: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高中生物教案,,教案大全 - 生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