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国有企业团建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国有企业团组织的凝聚力降低。共青团的凝聚力是衡量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标准,更是一个组织是否具有先进性和群众性的评判标准。国有企业团组织的凝聚力普遍下降有其受社会大环境影响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受团的自身因素影响:一是企业团组织本身对企业的依附性极强,企业效益差,企业的吸引力就减小,团组织的凝聚力也随之下降;二是团支部作为企业团组织的细胞,在团的机体中运转不灵,自转能力较差,支部功能发挥不够,支部活动陈旧无新意,不能把握青年脉博,顺应时代潮流;三是团组织服务青年的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青年多元化、多层次和个性化需求,而社会其他渠道较多的选择性吸引了青年,这样团组织仅靠常规老套的手段当然不能将青年吸引在周围。
国有企业流动团员管理混乱。团员在农村、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间的大量流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国有企业团组织对团员和流动团员管理不力的状况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90年代大量招工的这部份青年职工年龄老化,28至35岁青年人数多、比例大,28岁以下的团员和青年人数下降,另一方面近几年大量招收短期合同工,导致其中的大部分团员始终处于游离在团组织之外的状态,团组织既没有及时接洽组织关系(临时组织关系),又没能组织他们参加团的活动,使国企团组织的工作对象越来越少,范围越来越窄,严重地影响了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有序开展。
国有企业团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在国有企业团干部中真正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打开工作局面的团干部为数不多,造成这种局面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部份企业对团干部岗位认识不够,没有按照“因岗设人”,部份素质较高的青年没有机会走进团干队伍,使团干部的来源受限;二是团干部思考能力较弱,习惯于按照上级指示办事的工作模式,弱化了自身发现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三是团干部在企业营销、管理和科技方面的知识欠缺,不容易找准企业发展与团的工作结合点,使团组织服务企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四是团干部缺乏奉献精神,不去花功夫洞悉青年心声,把握青年需求,为青年提供服务的意识极差。
国有企业团的工作机制创新不够。国有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已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企业的工作重心也从单纯的计划生产转移到积极投入市场竞争力,与单纯的生产性或计划性国企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团的工作机制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一是部份企业团组织的工作出发点还不能及时调整为以投入市场竞争力为导向;二是企业团的工作将团组织的服务与企业投入市场竞争力结合在一起的紧密度不够,或者是根本没有找到结合点;三是团组织服务市场竞争力的手段不多,力度不够,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明显。
三、建议
鉴于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认为:国有企业共青团是我市改革开放和工业强市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国企团干部和团员队伍是国企团组织的力量基础,这个基础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团建工作,必须坚持党建带团建,不断探索和创新团的工作机制和运转方式,只有这样国有企业共青团组织才有生命力。
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企业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青年职工群体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共青团贴近青年,熟悉青年,具有做好青年工作的有利条件。在目前国企面临困境的时期,党团血脉相承、血肉相连,企业党组织更要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把团建纳入党建目标之中,从政策上和经费上支持团的工作,切实发挥共青团的作用。按照“强班子”、“强支部”的工作思路促进企业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上新台阶,形成党领导团,团紧跟党,党重视团,团依靠党的良好格局。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团干队伍。国有企业团干部的配备至关重要,特别是团委书记的能力和素质与发挥团组织作用有很高的关联度,配好配强基层团委书记,是搞好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大胆选拔服务意识强、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年轻同志担任团委书记。高度重视团干部的培养,积极引导企业团干部从管理、市场营销、科技等方面扩大知识面,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鼓励团干部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提高才能。积极向企业党政推荐,促进团干部成长,大胆使用,形成团干部队伍“高进高出”、“快进快出”的良性循环。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怎么写,农村调研报告,报告总结计划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