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R=,计算灯泡电阻R. 实验电路: 实验器材:小灯泡:额定电压______ V.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______,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______;电源:______ V;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大致估计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的最大电流值和最大电压值,选择合适的量程接入,如不能估计,则要选择量程较大的接线柱接入. 2.检查电路无误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 3.合上开关,并迅速打开开关(——试触),在开关合上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电压表指针的变化,判断电表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接反),电流表、电压表量程连接是否合适(量程大,还是小). 4.根据试触的情况,调整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确保电压表、电流表连接正确. 5.合上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记下三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将测量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填入数据表格对应的空格内. 注意: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量时,应先将滑片移在小灯泡额定电压值的位置上,先测出额定电压对应的电流值,再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降低,测出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弄清楚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可以使其电阻值增大或减小).在读取电流表、电压表数值时,要先弄清楚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以及该量程下每一大格、每一小格代表的数值.读数时,眼睛正对刻线,确保读数正确. 6.根据欧姆定律I=的变形公式R=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并求出其平均值.作为所测小灯泡的阻值. 数据表格及记录: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3
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 分析与论证: 评估与交流: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错误1:变阻器的接线柱接错,短路接入电路,变阻器失去改变电阻的作用.应该用变阻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错误2:电压表“+”“-”接线柱接反,合上开关时,电压表指针可能“反打”. (纠正图略) 2.第一次测量:42.86 Ω 第二次测量:42.31 Ω 第三次测量:45.45 Ω 电阻的平均值:43.54 Ω 3.略 4.甲、乙两个电路测出的灯泡电阻略有不同.甲、乙电路如图: 甲:电流表内接法 乙:电流表外接法 电流表内接时,电流表读数与小灯泡中的电流相同,但由于电流表的内阻RA≠0,因此电流表具有分压作用,使得电压表读数大于小灯泡两端电压.由算出的电阻值比实际电阻偏大. 电流表外接时,电压表读数与小灯泡两端电压相等,但由于电压表的内阻RV≠∞,因而具有分流作用,使得电流表的读数大于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由算出的电阻值比实际的电阻偏小. 五、板书设计 略 第六节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 3.知道安全电压,理解安全电压为什么安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用欧姆定律对安全用电的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了解安全用电,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形成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良好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安全用电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应用已学到的欧姆定律的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难点 学生对安全用电重要性的理解及对学生安全用电意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安全用电挂图、投影仪、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