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感时伤今的豪放:生不逢时,空有一腔抱负,但对得起天地良心。不过“风流人物”也是要被历史长河淘尽的,不如在江月、江风中举杯逍遥吧,词人在失落中找到了解脱。
其实,苏轼的赤壁豪放决非一诗一词的豪放,那是人生境界的豪放。被贬黄州是不舒服的,但正由于贬职,使他突破了小人的包围,使他真正开始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词到了苏轼本身就发生了巨大转变:一扫轻柔绮丽、缠绵悱恻的婉约之风,而代之以纵横开合、意境博大的豪迈之象;突破了词律、拓宽了词的内容。以诗入词,以文入词,变流俗的鄙语为高雅的士大夫抒怀。怎不呢?愈文豹《吹剑录》曾记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曾问幕下士人说:“我词何如柳七?”幕下答道:“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豪放之美是阳刚之美,这在据说是苏轼第一首豪放词中可以更明显的体现,这是他“乌台诗案”之前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天写的: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词一反“诗庄词媚”,“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境。
Tag:九年级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案大全 - 九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