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案八上语文教案
【 素质教育目标 】
1.知识目标: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诗词的朗读节奏;掌握七言律诗的体裁特点;了解诗的语言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品评作品中的诗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诗句展开丰富的想像。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中,了解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让学生更加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热爱伟大领袖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导航 】
1.毛泽东的诗词,气势博大恢弘,有一泻千里之势,给人以壮美的感受。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的韵律,感受毛泽东诗词的威武雄壮、磅礴之势。通过反复朗诵,直至背诵,要求感情充沛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毛泽东的诗词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对关键的诗句研讨、老师点拨,有利于学生把握全诗的内容,充分了解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3.通过诗句的理解,了解诗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作品中一幅幅威武雄壮画面,充分体会诗的意境。
【聚集重点难点】
1.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的夸张手法。
3.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
1.录音机、投影仪、《长征》的录像带、磁带。
2.让学生找有关长征图片、观看片段剪辑。
【教与学师生互动】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电视剧《长征》的录像片段。
2.激情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的是,根据红军长征的这一史实改编的电视剧《长征》的片段,我们被红军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的精神所感动。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还知道关于长征的一些故事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这首诗词,看毛泽东同志是怎样通过简洁而蕴涵深刻含义的语言,来表现红军战士大无畏英雄气概的。
3.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师可启发学生谈:通过影视、课本和平时阅读的资料,以及自主学习所掌握的信息,说说毛主席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小结〕1935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二)初步认读,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学生反复跟读。
2.学生借助书下的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意。
3.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设疑。引导学生理解全诗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全诗的结构。
想一想,哪两句诗在全诗中起到总领的作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提示〕学生可从内容、形式、感情色彩上感受这首诗词所表现的气势和伟大精神。(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回答,其他同学可补充)
〔点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红军在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以下六句是把主题化作了一系列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作用是,为我们展示出红军战士一幅幅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师生解题。在朗读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投影出示)
①你知道“七律”有什么特点吗?朗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②你怎样理解“长征”这个题目?多长的路叫长征,你能说清楚吗? 是谁领导的长征?为什么要长征?长征有什么重要意义?
③这首诗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征服困难的哪几副威武雄壮的画面?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什么精神?
④根据所掌握的材料说说红军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
2.〔讨论〕引导学生读诗,学生独立思考后,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
Tag:八年级语文教案,初二语文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案大全 - 八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