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贾祖璋《萤火虫——生物素描之一》)
本文与《松树金龟子》同属科学小品文,因此它们都具备此类文章最突出的特点——集科学性与文艺性于一体,它们介绍事物时是以科学资料为依据,知识准确;它们的文艺性主要表现在其趣味性上。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借助文学的语言,将枯燥的科学原理阐述得生动有趣,写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
www.xuexue6.com国宝——大熊猫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开展“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专题研究,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动物保护意识。
教学目的: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
2.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教学步骤:
一、从标题入手,初步了解文章所写中心。引导学生看课文标题,引发学生思考:本文用“国宝——大熊猫”作为标题,你觉得有什么含义?其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呢?
明确:本文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课文标题中的“大熊猫”,表明了文章说明的对象,“国宝”一词点明了说明的重点。先说“国宝”,再用表示解释说明的破折号引出被称为国宝的对象“大熊猫”,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这国宝究竟是什么?
二、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嬉(xī)戏 憨(hān)态可掬(jū) 濒(bīn)危 璀璨(cuǐcàn)
邛崃(qiónglái) 浩瀚(hàn) 栖(qī)息 孤僻(pì)
分娩(miǎn) 翌(yì)日 繁衍(yǎn)
三、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1.熟读课文之后,如果让你来介绍大熊猫,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可鼓励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上台介绍大熊猫)
明确:外形特点:可爱
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
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2.作者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大熊猫的举止神态,突出了它可爱、机警的特点。其中你最喜欢哪些语句?为什么?(根据学情,可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生动的说明方法:引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诠释等,以及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不必过细分析。)
3.小组讨论:文章是如何来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的?
明确:
4.结合课文以及你所了解的有关情况,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大熊猫生活现状:学生可根据有关资料,围绕大熊猫濒临灭绝,阐述自己的观点。)
四、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为主题,展开专题研究。
1.将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2.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研究子课题。
3.分工合作,拟定研究方案,并组织实施。
4.交流、汇报。
(不断鼓励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部分可在课余完成,达到学科整合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
根据你现有的知识及参考有关资料,写一篇保护大熊猫的倡议书。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对于面临濒危的大熊猫,现在虽然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但是环境的破坏和森林的砍伐严重影响着大熊猫的生存质量。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当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同时还应当鼓励学生为保护这一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
教学步骤:
1.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
2.熟读课文,自主设计表格、提纲等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3.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对课文做补充。比一比:哪一组又多又详细。
4.课后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课文,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