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深化地质灾害科普教育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有关乡镇和部门要针对当前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在家多为老人、小孩的状况,要积极创造条件在危险区的乡镇中、小学开展地质灾害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3、开展汛前、汛期及突发地质灾害的调查,向受威胁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和避险明白卡”,加强监测、预测、评估工作力度,及时反馈地质灾害信息,提高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
4、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内实施的建设项目,严格地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禁止切坡建房;禁止未作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项目开工建设;禁止削坡、填土、开挖水渠等可能加剧或诱发地质灾害的工程活动。
5、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村民组四级群测群防体系。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构在汛期特定时段实行24小时值班,重点对地质灾害防治开展动态检查、督查。在重点防范期内,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村应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落实预防措施;逐级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灾害危险区段(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及监测人员,签订责任书;具体监测工作由乡镇安排受威胁单位和个人负责。
6、发现灾害前兆或发生灾害,及时划定危险区,设置明显警示标志,紧急转移受威胁人员,并按照灾情速报的要求立即上报。积极有效地处置一般级别地质灾害,抓好减灾自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7、县国土资源局全面负责对群测群防人员进行防灾救灾、临灾应急的业务培训,对重点隐患点、危险点的巡查要经常化、制度化。做到年初有预案、汛前有巡查、汛期有值班、应急有措施、灾情能速报。
8、重点防治乡镇要根据地质灾害点的实际情况编制重点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抢险队伍,备足应急抢险物资,坚持和完善值班制度,督促监测人员参加岗位培训,做好定期监测(半月或每月一次)和重点时段监测(每天监测)并做好记录;积极做好异常气候条件下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开展动态巡查,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应落实疏散群众、应急抢险等措施。
9、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和措施。
六、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要求
晓天镇舒安村黄河滑坡、庐镇乡黄柏村泥石流、山七镇高山村虾子湾滑坡、高峰乡古塘村小安滑坡、晓天镇苏坪村梅树泥石流等5处省级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五显镇石关村石关滑坡、河棚镇龙骨村元岭崩塌、汤池镇龙眠村冲老滑坡、高峰乡西港村西头滑坡、山七镇要圆村亘古庵滑坡和三石村塘埂滑坡、晓天镇南岳村渣水河滑坡和平田中学泥石流8处市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虽已完成威胁对象的搬迁避让或灾害体工程治理。但有关乡镇或单位在汛期仍要对灾害点采取监测和加强日常监管,防止群众在隐患点上盲目搭建生产简易用房等,造成新的地质灾害发生。
根据汛前地质灾害巡查情况,晓天镇舒安村黄河中学泥石流、南港镇老岭村老岭小学崩塌、汤池镇磨元村磨元小学滑坡、晓天镇和岗村黄湾滑坡、汤池镇留览村留览小学滑坡、汤池镇毛岭村毛岭小学崩塌和被列为今年市级的5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于受威胁人数多、财产价值大,短期内又未安排治理计划,因此,有关乡镇要建立和完善行政首长责任制,将对灾害危险点的监测、预报预警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有关主管部门也要积极协助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先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特别是涉及人数众多的中小学校,教育局要高度戒备,安排专人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确保万无一失。各灾害点监测人若发现有异常现象,应立即上报,并迅速、有效地组织危险区内人员撤离,做到灾情明白、临灾不乱、避让有序,以达到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的目标。
Tag:工作方案,接待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格式,常用公文 - 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