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年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
一、基本思路及目标
开展以畜禽生产投入品市场专项整治、畜禽规模养殖场监管为主要内容的全县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重点对生鲜乳、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疫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严厉打击非法收购行为,规范生鲜乳收购秩序,打击销售违禁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全县生鲜乳收购站检查率100%,生鲜乳质量安全违规单位查处率100%,生鲜乳和饲料产品中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100%,饲料及养殖环节违法使用瘦肉精等兴奋剂类案件查处率100%,饲料产品 养殖环节瘦肉精等物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铅、砷等重金属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兽药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99%以上,产地和屠宰检疫到位率100%,染疫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率100%。通过“抓规范、促执法、打禁药”,从源头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严厉打击偷逃检疫行为,促进检疫再上新台阶。
二、整治任务及重点
(一)生鲜乳整治任务及重点。一是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与监督执法。组织实施20**年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为重点的生鲜乳违禁添加物专项监测,在生鲜乳收购和运输环节检查“两证一单”。按照《农业部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督监测工作规范》监测结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开展生鲜乳收购日常监管,进一步加大生鲜乳收购监管工作力度,规范收购秩序,完善日常检查和监督抽查制度,严格按照《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和《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对收购站基础设施、卫生条件、检测手段、操作规范等认真审核,提高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三是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生产与检测技术培训,配合市局开展《奶牛场卫生规范》、《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试行)》、《乳品安全标准》培训,同时结合奶牛良种补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补贴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等项目,积极引导标准化养殖,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和检测技术推广。
(二)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整治任务及重点。一是加强培训,提高执法效能。进一步加大《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饲料卫生标准》、《饲料标签》等规范性文件和强制性标准宣传力度,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效能。建立健全检验检疫联动、检打联动、产销联动等工作机制,造就一支会执法、能执法、敢执法的执法队伍,加强行业执法体系建设。二是强化监测,严打违禁饲料添加行为。在全县实行生产、经营和使用全方位质量安全检测,重点监测饲料卫生指标、饲料中违禁药物、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开展对生产、经营企业例行检查,督促企业建立生产、经营记录制度,按照《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规范生产和销售行为。三是健全体系,完善应急处置机制。逐步建立健全饲料安全监管、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体系。针对瘦肉精类似物、含氮聚合物等潜在安全问题,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开展检验检测,做好摸底排查和技术储备。
(三)兽药及兽药残留整治任务及重点。一是强化兽药GMP监管,逐步实施兽药经营GSP认证制度。二是开展兽药经营市场整治,加大兽药市场整治力度,清缴禁用药、清查假劣兽药,整顿标签说明书,加大兽药重大案件查处力度,规范执法行为。三是加大兽药抽、送检力度,按照计划,完善监督抽检制度,规范兽药抽检程序,加大假劣产品处罚力度,提高经营合格率。四是加强兽药残留监控,重点监测禁用药物,喹诺酮和磺胺类等药物残留,完善残留超标追溯制度,降低残留超标率。
(四)动物检疫工作任务及重点。一是进一步规范全县65个产地检疫报检点、32个生猪定点屠宰场的检疫工作,建立完善的检疫记录制度,做到有据可查,便于产品质量追溯。二是迅速摸清畜禽及产品外调情况,建立档案、做好记录,尤其对运销大户产品源头监管,提高安全系数。三是加强A型口蹄疫防控,从2月10日至4月10日停止奶牛、种牛调运审批,暂停奶牛、种牛调运。四是严把动物及动物产品准入关,防止疫情运输传播。五是做好新《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学习,加强证章管理,对不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要取消证件或不予办证,对不履行报检义务的养殖场、户一律取消项目申报资格或实施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