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违法乱纪的村干部要坚决调整,并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新推荐村干部的基本条件
1、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思想政治素质好,为人处事公道正派,热心农村公益事业,愿意为群众服务;
2、家庭年收入高于本村平均水平,掌握农业实用技术,具有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共同致富的本领;
3、善于做群众工作,组织协调能力强,群众公认程度高;
4、年龄在35岁左右,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
5、计划生育符合有关政策规定。
新推荐的村干部人选主要在农村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办企业负责人、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中产生。对热心家乡事业,愿意回乡创业的优秀外出务工人员,要积极加强联系,引导其回村任职。对本村确实没有合适人选的,从乡镇选派符合条件的人员和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
五、方法步骤
这次村级班子整顿工作将村党支部的调整配备同村委会换届统筹安排,一并进行,分别选举。集中整顿工作从20**年7月开始,11月下旬结束。具体步骤如下:
(一)准备阶段(7月10日——9月10日)
制定实施方案,开展调查摸底,进行宣传发动,解决思想上的认识问题,掌握全县村级班子基本情况,为村级班子整顿奠定基础。
1、制定方案。各乡镇要组织乡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县委有关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整顿村级班子的政策规定,结合乡村实际,在保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研究制定集中整顿村级班子工作《实施方案》。整顿方案要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时限严格,组织严密,并报县委组织部审查备案。
2、宣传发动。各乡镇召开村级班子整顿工作动员大会,进行思想发动,层层动员。使广大党员和群众充分认识集中整顿村级班子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激发参与整顿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并过细地做好村组干部、党员群众的思想工作,把广大干部、党员、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县委的决策上来。
3、调查摸底。各乡镇党委要逐村对村级班子情况进行一次拉网式的调查摸底,全面真实地掌握村组干部情况、党员队伍情况以及村级班子作用发挥情况;掌握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治安情况。并通过走访党员群众,重点了解掌握能胜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人选。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归纳梳理分类,研究确定需要整顿的村级班子和需要整顿的突出问题,明确整顿重点,制定整顿措施。
(二)公开推荐和民主选举阶段(9月11日—10月20日)
继续进行思想发动,按照职位和条件公开推荐,征求群众意见,严格程序,进行民主选举。
1、公开推荐。进村入户公布需要调整的职位和资格条件。动员党员和群众自我推荐,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自下而上公开推荐村干部人选。
2、组织审查。对推荐的人选,各乡镇党委要认真进行资格审查和考察了解,准确认定。综合考虑村级班子的结构,结合实际制定村级班子人事方案,报县委组织部审核后,在全村范围公布,再次听取群众意见。
3、民主选举。村党支部成员的选举,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在全省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中推行“两推一选”办法的意见》、《甘肃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要求,分别制定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选举办法,按法定时间和程序进行民主选举。先召开党员大会选举支部成员,再召开村民大会选举村委会成员。党员大会选举结果报乡镇党委审批。村民大会选举结果报乡镇党委、政府备案。新选举的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要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同时,村委会成员还要报县民政局备案。
(三)整章建制,解决突出问题阶段(10月21日—11月10日)
健全和完善村两委班子的各项制度,化解各类矛盾,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1、解决突出问题。在选好配强村级班子的同时,认真解决党员队伍管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设施配套及发挥作用,村级财务管理,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全面推进农村工作。
2、整章建制。在选好配强村级班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议事、民主选举、组织生活、学习培训、民主评议党员、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制度,确保村级班子按章理事,规范运行。建立健全民主议事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监督小组,加强对村级班子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