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研究策略
(1)创设条件,建设校园文化
学校积极开展自筹资金购书,家长、学生捐书等活动,多方筹集供应读物,建设“书香班级”, “书香校园”,把学校图书室改造成图书阅览室,实行全天为师生开放,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开设广播,为阅读创设情境,建立报栏,促进校文化建设。
(2)阅读进课表,为师生保证阅读时间
每天只上6节课。每周星期一课外活动30分钟为学生自主阅读时间;每周星期二课外活动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间;星期四下午30分钟为阅读兴趣小组专题活动时间。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为学科教学服好务
要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A、课内指导
阅读步骤:初读——对课文形成最直接的、初步的印象。精读——把握重难点,理解重点字、词、句。诵读——体会文本的主要意思或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方式:问题式阅读形式、超越式阅读方式等。
阅读技巧:a、读。默读、轻声读、诵读都要有一定的速度。b、注符号。如:生字、词用符号“----”“□”表示;重点词用“△”表示;重点句用“﹋”表示;疑问用“?”表示等。c、质疑。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质疑,敢于质疑,提出问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d、正确使用工具书、辅导书。
写读书笔记,积累知识。a、记什么?如:成语、名言、好词、好句、单词、公式等等。b、怎么记?分类记、记内容出处。
B、课外指导
a、选读。其一,结合教材选读;其二,根据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选读;其三、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和报刊。
b、精读。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贪玩、学习习惯正处于形成之中,自控能力较差,不能长时间地沉浸于一件事之中,加之一本书内容的多少、故事情节、趣味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学生阅读效果。为此,教师在指导时可根据书的厚薄,向学生推荐重点章节、段落进行阅读。
c、注意的问题。阅读时间的安排,阅读量不宜过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写读书笔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此,有机运用爱的书库提供的阅读材料,激发师生积极主动参与阅读、搜集知识,使之成为一种乐趣,形成良好习惯。活动的开展应根据师生的年龄特点、个性设计。a、活动内容:教师读书笔记展示赛、教师论文大赛、学生读书笔记展、手抄报、征文比赛。b、活动形式:教师分年龄、分年级、分科目,学生分小组、分班级。
六、研究步骤:
时间:20**年9月-----20**年12月
(一)预研阶段:(20**年9月----20**年10月)
1、调查了解本校师生阅读情况、搜集资料、编制课题研究方案、论证研究方案。
2、明确课题研究意义、目的、内容。
3、聘请专家领导小组,成立课题研究实施小组,建立和完善教育科研的各项管理制度。
4、召开开题会。
(二)研究阶段:20**年10月----20**年4月
1、在开题论证的基础上,完善方案,参加年级具体实施研究计划,整理资料收集成册。
2、围绕“有机运用爱的书库上好课的研究”课题在阅读、研究工作中逐步落实“研究方案”中的预定目标,20**年11月、20**年10月、20**年4月分别进行阶段性小结,并推广研究成果。
3、总结阶段:20**年4月----20**年12月
A、对该课题进行全面总结,申请课题成果检测,完成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搜集教师课例、论文、经验总结,整理成册。
B、申请课题成果鉴定、课题验收。
C、召开结题会。
七、研究机制保障
1、聘请专家。
2、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实施小组。
3、教科室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方案,加强研究过程管理。
4、资源保障:
(1)人力资源
A、学校聘请代课教师尽量分担教学任务,减少参研教师上课的节数,从而为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B、学校一天只安排6节课,每周有两天下午课外活动都是阅读课,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选择好书,用正确的方法去读,从而拓宽学生视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Tag:工作方案,接待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格式,常用公文 - 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