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市场、技工学校管理、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培训基地认定、职业资格考核鉴定、公共就业服务的职能作用,做好城乡劳动力培训任务的分解、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认定、技工教育、培训资源、技工师资力量的统筹以及指导培训鉴定后转移就业等工作。
市外经局、市经贸局:做好招商引资企业、商业服务业等企业用工培训的协调指导和宣传工作。
市教育局: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整合、师资力量安排和在校生技能培训等工作。
市农业局: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就业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等工作。
市财政局:做好就业培训资金的筹措管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能。
各镇也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事务所的作用,特别是已建立劳动保障平台的中心镇要起辐射带头作用,逐步发展构建一个县级网络培训系统,为“就业培训工程”工作的长期开展奠定组织基础。 www.xuexue6.com
(二)研究制订相关政策,形成“就业培训工程”的政策支撑体系
要加大“就业培训工程”的工作力度,按照确定的培训总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起草《乐昌市20**年至20**年“就业培训工程”目标考核管理办法》,由外经局和经贸局起草《乐昌市招商引资企业对口岗位技能培训实施方案》,由财政局会同劳动保障局起草《乐昌市“就业培训工程”政府财政资金补贴办法》等文件,提交领导小组审定,报市政府审批后下发。
(三)充分发挥技工学校、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就业培训工程”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我市属地2所技校、1所职业高中、7个职业培训机构(含民办)的教学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为招商引资投产企业和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开展以中短期为主的岗位技能培训。针对企业急需的专业工种、培训项目,大力开展“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对口培训、定单培训、委托培训、特色培训等活动。构筑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劳动力资源相挂钩,企业用工与培训机构相对接、企业用工与劳动力资源相统筹的运作方式,使岗位技能培训涵盖到当前企业急需的如工业缝纫、数控加工、餐饮服务、汽车修理、钳工、家政服务、创业培训(SYB)及农业种养、园林绿化、家电维修等领域,为厂矿企业、商业服务业和农村提供大批合格的劳动力,大力提高培训转移率和就业成功率。
二是发挥技工学校、职业高中、职业培训机构的师资优势和大中型企业技术人员、工人技师力量的优势,尽快建立一支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素质高、业务精,能够应变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配合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要求,大力开展“校镇合作”,充分利用现有学校和培训机构良好的培训设备、师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一、送师资下乡、送设备下乡、送教材下乡”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按需施教,突出针对性、实用性,把职业技能、企业知识、劳动保障法规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知识、就业观念送到农村。
三是利用社会培训资源,切实推行直接购买社会再就业培训成果。充分利用和发挥相关扶持政策,落实补贴培训经费,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实施办法》(该办法由市劳动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同时积极开展使用“培训券”的试点工作。
四是利用优惠政策,加大创业培训力度,鼓励更多的人自主创业。为进一步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创业培训工作的开展,将创业培训向技工学校、职中、工会组织等团体扩展。凡培训后实现自主创业并带动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要一视同仁,落实好有关优惠政策。
(四)建立“四个一点”的投入机制,完善政府补贴办法,加快市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
“就业培训工程”要实行“政府扶持一点、用人单位出资一点、培训机构优惠减免一点、求职人员适当分担一点”的“四个一点”的投入机制。发挥公共财政在“就业培训工程”中的主导作用。培训经费实行分级负担,列入政府预算,同时积极争取省级培训专项资金。培训补助经费主要用于资料费、实习费、讲课费、鉴定费、组织宣传费等。对招收本市技校毕业生、职校毕业生、本地农民工为主的各种定向委托培训和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创业培训的,给予适当奖励。培训经费的拨付要与培训工作的绩效挂钩(具体补贴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