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通过这次集中教育活动的重大实践,我们党正确回答了加强党组织的基础是什么,在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这个基础能不能放弃、要不要加强、如何加强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党及广大党员进一步深刻和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党组织的基础是各级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决不能削弱和放弃,而必须花大力气不断加强它,巩固它,发展它。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无一例外地首先生活在一个基层党组织中并接受这个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我们党也总是通过基层党组织去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因此,我们党执政的时间有多长,党组织存在的时间就有多长,基层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时间就有多长。那些盲目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接轨、淡化和削弱甚至取消我们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和行为,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十分有害的。这是大家通过这次集中教育活动形成的共识。
此外,在这次教育活动中,各地就如何加强基层组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初步概括起来主要有: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为他们“安家”;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党员领导干部重视基层党组织的责任制,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建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和规范的长效机制,并注意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加以明确和体现。这些经验是十分宝贵的,对党组织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通过这次集中教育活动的重大实践,广大党员进一步加深了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解,我们党回答了如何将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落实到基层的问题。这次教育活动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基层党组织都鲜明地把构建和谐基层单位作为工作目标响亮地提了出来,并努力采取措施去加以实现。广大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了各种促进本单位与社会稳定有序和健康发展、服务和关心人民群众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广大共产党员率先垂范,献爱心、送温暖,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出发所提出来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科学总布局、总谋划,它首先需要我国社会的广大基层单位贯彻落实才能得以实现。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一个和谐的基层单位所构成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具有无可替代的骨干作用。可以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党员与群众之间、党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的过程,它十分有利于增强党员的组织意识和群众观念。这也是通过这次集中教育活动得出来的又一个重要结论。
Tag:交流材料,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常用公文 - 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