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古代诗歌   名言名句  日记100字  员工手册
 
当前位置:学学咯公文写作网常用公文交流材料商业系统改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 正文

商业系统改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

[09-29 19:45:18]   来源:http://www.xuexue6.com  交流材料   阅读:6460
概要: 2.企业领导的产生与党组织负责人同步配备。改制企业依据《公司法》《企业法》,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用人机制,谁出资谁派人,谁控股谁管理,把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同"出资者选择管理者"有机结合起来。在配备企业管理者的同时,配备党组织的负责人,并实行交叉兼职。党组织班子应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中的优秀党员组成,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应依法进入董事会,兼任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其班子成员
商业系统改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标签: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工作经验交流材料,http://www.xuexue6.com
    2.企业领导的产生与党组织负责人同步配备。改制企业依据《公司法》《企业法》,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用人机制,谁出资谁派人,谁控股谁管理,把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同"出资者选择管理者"有机结合起来。在配备企业管理者的同时,配备党组织的负责人,并实行交叉兼职。党组织班子应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中的优秀党员组成,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应依法进入董事会,兼任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其班子成员二分之一以上的应依法进入董事会、监事会或经理班子,以保证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保证党组织在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
    3.企业经营活动与党组织的活动同步开展。按新体制运作的企业,其党的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积极开展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和带领广大党员、职工实施董事会、股东大会的决议,完成好党的中心任务和企业的经营生产目标。党组织在开展活动中要注意紧贴企业的实际,按照"小型、灵活、实用"的原则,在内容上求"实",在形式上求"新",在时间上求"活",使董事会满
    (二)、机制转换中理顺三个关系
    企业改制是以产权制度的变革为纽带的,企业体制转变了,运作的方式也改变了,在新老体制的转换中,必须理清、理顺关系,以利于改制企业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1.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理顺改制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是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凡改制企业党组织采取自然过渡办法的其名称改变,而隶属关系不变;挂靠、托管、资产划拨的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变,改制成为无主管部门的企业,逐步地实行属地管理;转制为私营企业、个体企业的划为属地管理。改制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变的,上级党的组织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帮助其理顺关系;隶属关系变动的,要做好与接受单位党组织的交接工作。
    2.党与政的关系。按新体制建立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组成。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常设管理决策机构,经理班子是日常经营执行机构,监事会是企业经营决策、管理的监督机构,按照《公司法》和企业的《章程》行使各自的职权。上级党组织对企业的管理只能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委派国有(集体)股权的代表进入董事会行使职权,而不能采用行政命令或"红头文件"的形式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同级党组织要理清与企业内部三个层次管理机构的关系,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与企业经营这个中心两心合一心,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董事会决策的顺利实施。
    3.新老三会的关系。在改制企业中,按现代企业要求建立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形成了一种内部职责明确,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新"三会"的产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企业组织领导体制的突破,在实际运作中,老"三会"即职代会、工会、党委会同时存在,新"三会"应处理好与老"三会"的关系,保证老"三会"的地位与作用。一是董事会与党委会(支委会)的关系。按照《公司法》规定,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而党章又赋予了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的重要职责,在处理这一关系中,通过党组织领导成员与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交叉任职的办法,建立复合型的企业领导班子,使进入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的党组织成员保证党的政策和意图的实施,同时党组织成员通过角色的转换介入企业经营管理,为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提供组织保证。二是股东会与职代会的关系。改制后的企业,职工即是企业的劳动者,又是企业的股东,责权利于一身,要正确处理好股东大会和职代会的关系。职代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方针的体现;职代会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利益,股东会维护的是出资者的权益,两者职权不同,股东会要受到职代会的制约,在企业中两会并存,要保证一定数量的有双重身份的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既保证股东大会依法行使职权,又可以较好地发挥职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三是监事会与工会的关系。工会是职代会的工作机构,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是企业内部监督的主体之一;监事会作为新体制的监督机构,监督董事会、经理班子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活动,对股东会负责。工会、监事会所代表的利益主体不同,但监督作用相同、目的相同。在实践中,实行工会负责人依法进入监事会并出任负责人的办法,从源头上保证职工行使管理、监督的权力。在处理新老三会关系中,企业党组织必须紧紧依靠和领导、职代会和工会,保证监督与管理的有效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交流材料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常用公文 - 交流材料
 
 
[ 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评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 | 管理 | 知识 | 作文 | 祝福 | 学习方法 | 诗词 | 幼教 | 英语 | 语文 | 试卷 | 教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