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观赏为主的孤植树:落叶阔叶树的修剪可参照庇荫为主孤植树。冷杉、云杉等可轻度疏剪,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保持其塔状树型。油松等在幼龄时只剪去垂地枝条,以后逐渐剪去主干上的下部枝条,保持其自然树型。在古典园林的假山悬崖上、巨石边等处,常布置孤植树,整形修剪时,可造成盘曲苍古的姿态,与透露生奇的山石相协调。
②树丛内的乔木。观赏性树丛内的乔木要疏剪,以保持自然树姿,达到均衡树势,调节生长和发育。庇荫树丛内的乔木,要促使其树冠开展,分枝点适度提高,以利游人在树丛下纳凉休息。
③树群树林内的乔木修剪。在靠近园路或广场一侧树群内的乔木,分枝点适度提高,并要促使其树冠开展,以供游人庇荫纳凉。为提高纯林垂直郁闭景观效果,在修剪林缘的树木时,要保持较低的分枝点。草地疏林内林间草坪和林间游步道附近的乔木,要适当提高分枝点,便于游人在树下纳凉休息、游戏、看书、野餐等活动。
④自然式栽植的行道树,一般在绿带较宽,上方无架空线路时,采用多种乔木树种或配以灌木,使之疏密有度,高低错落,距路边有远有近的配置,乔木的修剪要保持其自然姿态。
⑤规则式栽植行道树和行列栽植乔木,在同一路段内要求分枝点高低一致,树冠形状统一、大小划一。
⑥落叶乔木的无主轴型修剪。在上有架空线干扰,绿带较窄的城市道路或其它园林地段内,对无中央领导干和某些有中央领导干的树种,如加杨等均可按无主轴型修剪。
定干:分枝点高度视环境而定。在空间较大的环境内,列植、环植的乔木分枝点可定为3—4m,城市道路上的行道树,视道路横断面形式、宽度、交通量、架空线路、绿带位置、树种枝条伸展角度的不同而定,一般不宜太高,以不低于2m,不超过3.2m为宜。
主枝:在分枝点以上要选留分布均匀、生长健壮、伸展角度与主干成60度左右的枝3—5个,其余可全部疏去。行道树主枝上端高度,在相邻的路段内要基本保持一致,一般分枝点高的可将主枝高度留低些,反之,分枝点低的可留高些。
剥芽:短截后从主枝上发生的新芽除留有用者外,其余应及时剥除。根据方向合理,分布均匀的原则,按不同树种,每一主枝第一次可选留5—8个芽,经第二次剥芽后留3—5个,形成健壮侧枝。
疏枝与短剪:第二年发芽前,每主枝选留生长健壮,方向合理,分布均匀的侧枝2—3个。全株主枝多的侧枝少留,主枝少的侧枝多留。所选留的侧枝可按要求的冠型,如园球形、半园形、伞形、杯形等进行短截,以利发枝整齐,形成丰满匀称的树冠。
当树形骨架基本形成后,要进行疏剪,将内膛枝、徒长枝、重迭枝、腐枯枝、衰弱枝剪除。
⑦落叶乔木的主轴型修剪。对有中央领导干和中央领导干不明显的树种,在上无架空线干扰和四周环境开阔的条件下,为促使树木高大生长起到更大的绿化效果,可采取有主轴型的修剪。
分枝点:在自然情况下,随着树木生长,分枝点会陆续提高,为此,不论是行道树或列植、环植乔木,最初要在距地面2.4m处选定分枝,以后随树木生长,分枝点可提高,壮龄的园林列植、环植树和郊区的行道树,分枝点可提高到距地面4—6m以上。在同一路段内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保持一致。
顶端优势:要保护中央领导枝的完好。如领导枝全部受损伤,可选择靠近中心较为直立的侧枝,培养成为新的领导枝。如领导枝部分受伤,可在受伤部位下方留一壮芽,将其下部的芽剥除,并将受伤部位截去,使领导枝重新形成。
对中央领导枝不明显的洋槐、旱柳等,应将领导枝作适度短截,并将靠近领导枝的上层侧枝全部疏去或短截,使之保持绝对优势。
主枝:对中央领导枝强的杨树类、银杏等树种,幼龄树主轴上形成轮生枝,修剪时每轮留3—4个主枝,其余要全部疏去,进入壮龄时全株可留3—4轮,保留的主枝要相互错开,使之分布均匀,并加短截,调整与主干间的伸展角度。
中央领导枝不明显的旱柳、洋槐等,各轮枝条间距离较近,中央领导枝也较短,一般全株留2—3轮,每轮留2—3个主枝即可。
⑧修剪时期:除剥芽、去檗、摘心与摘芽,树木的整形修剪应在树液停止流动的季节进行,当地不耐寒的树种应在春季发芽前进行。生长期的修剪根据地区情况不同,一般不得迟于八月上旬至下旬,以免秋稍不及木质化而受冻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规章制度,办公室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范本,常用公文 - 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