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个人因素:
自我要求不严,理想信念淡化。部分党员入党后放松了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自律性很差,思想和行为距离“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机豁得出来、利益面前让得出来”的先进标准越来越远。
解放思想不够,思想观念僵化。一些农村老党员不能适应新形势,看不惯青年党员的闯劲和拼劲,对当前村里发展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逐渐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学习意识不强,发展能力弱化。部分党员对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少,缺少致富本领,经济上的贫困又导致他们心理失衡,不思进取,逐渐丧失了党员的先锋意识,导致信仰危机、能力危机。
三、解决角色定位问题的对策
农村党员角色定位是否明确,关系到能否保持党员先进性,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能否实现。我市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农村党员的角色意识,努力打造一支和新时期农村工作要求相适应的党员队伍。
1、选优配强班子,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班子建设,是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强化党员角色意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保证。首先,对现有软弱涣散的农村党支部,逐一分析原因,加强分类指导,进行集中整顿。其次,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以“掌握新技能、健全新制度、树立新形象、创造新业绩、建设新家园”为主要内容的“五新工程”,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第三,扎实开展“双培”活动,着力把农村经济能人、致富能手培育成党员,把经济能人、致富能手中的党员培育成村干部,不断为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2、深化教育培训,有效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树立先进形象。首先,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教育和引导农村党员强化角色意识,不断增强作为党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次,有针对性地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澄清模糊认识,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同时,积极开展自我教育。制作了《农村党员先锋证》,督促党员增强学习的自觉意识,不断提高自己,坚定党性观念。
深化农村党员科技素质培训,掌握致富技能。一是实施“农村党员素质提升工程”。按照“学得会、用得上、有实效”的原则,组织开展以先进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知识、职业劳动技能等培训,提高农村党员科技文化素质。二是丰富教育培训手段。充分发挥706户党员电教中心户、农村党校、农广校等阵地作用,采取集中辅导、专题讲座和学历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水平。
3、实行分类管理,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
一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对2042名外出务工党员,统一登记造册,通过信函、电话等方式,及时了解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党员角色定位问题的调查和思考》来源于www.xuexue6.com,欢迎阅读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党员角色定位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怎么写,农村调研报告,报告总结计划 - 调研报告